[发明专利]血液检查试剂盒及血液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0683.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4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浦野光;杉本晋哉;米久保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33/49 | 分类号: | G01N33/49;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检查 试剂盒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地求出稀释倍率并进行成分的定量分析的血液检查试剂盒及血液分析方法。根据本发明,血液检查试剂盒包括:稀释液,用于稀释血液样本;第一容纳器具,收纳有稀释液;分离器具,用于从用稀释液来稀释的血液样本中分离并回收血浆;保持器具,用于保持分离器具;第二容纳器具,用于容纳所回收的血浆;密封器具,用于将所容纳的血浆维持在第二容纳器具内,所述血液检查试剂盒使用恒久地存在于血液中的标准成分用于分析血液样本中的对象成分的浓度,分离器具由涂布了树脂的玻璃纤维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析微量的血液样本中的对象成分的血液检查试剂盒及血液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采血中有:普通采血,医生等某些有资格人员使用注射器从静脉采集血液;及自行采血,检查对象将采血针刺入到自身的手指等来采集血液。
通过普通采血而采集的血液,以被密封在采集容器中的状态输送到医疗机构或检查机构,在那里进行检查。在不分离出血球和血浆而输送血液的情况下,在医疗机构或检查机构,通过离心分离机将血液分离成血球和血浆之后进行检查。并且,在检查对象进行的自行采血中,采集后的血液通过分离膜而分离成血球和血浆,以该分离的状态被输送到检查场所,在那里进行检查。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自行采血而采集的血液样本的检查方法。具体而言,记载有包括如下工序的活体试样中的应定量成分的定量方法:1)制备包括含有未定量容量而采集的应定量成分的未知容量的活体试样和含有一定量的指示物的一定量的水性溶液的定量用试样的工序;2)由含有一定量的指示物的一定量的水性溶液中的指示物浓度(C1)和定量用试样中的指示物的浓度(C2)来求出活体试样的稀释倍率(a)的工序;3)求出定量用试样中的应定量成分的浓度(Y)的工序;及4)根据由上述2)求出的活体试样稀释倍率(a)和由上述3)求出的定量用试样中的应定量物质的浓度(Y)来确定活体试样中的应定量成分的工序。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定量分析法:测定样本中的分析对象成分量,进而,测定除此以外的原本恒久性地存在于样本中的标准成分的量,由该标准成分的量和样本中的标准成分的已知浓度来确定样本的量,由该样本量和分析对象成分量来确定样本中的分析对象成分的浓度。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方法:使用血液稀释定量器具,从人和动物采集微量血液,将其原样或者在稀释之后将一定量供给到其他机器和容器,或者直接供给到试剂。而且,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如下方法:利用稀释用水溶液中的指示物的吸光度来对生物学的试样中的应定量成分的浓度进行定量。
目前,采用在市售的血液检查试剂盒中使用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指示物即所谓的内部标准物质的方法。
另一方面,血液中的构成成分例如代谢物、蛋白质、脂质、电解质、酶、抗原及抗体等的种类及浓度的测定,通常是将对总血量进行离心分离而得到的血浆或血清作为样本而进行的。然而,离心分离麻烦且费时间,因此为了进行离心分离而需要专用装置,用于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因此代替离心分离而研究通过过滤而从总血量中分离血浆的方法。该过滤方法中,将玻璃纤维滤纸填充到管柱中,从管柱的一方注入总血量并进行加压或减压,从而从另一方获得血浆,该几种方法记载于专利文献5及专利文献6中。并且,基于玻璃纤维的血液过滤记载于专利文献7及专利文献8中。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1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0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22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1091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2-208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4-208856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0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