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型材复合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80015.5 | 申请日: | 2017-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鲍里斯·科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62D25/00;B62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杜升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型材基体 复合部件 复合技术 空心型材 支撑元件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由至少一个空心型材基体和定位在该至少一个空心型材基体内部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生产复合部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由至少一个空心型材(轮廓,profile)基础结构和至少一个定位在该至少一个空心型材基础结构内部的支撑元件生产复合部件的方法。
即使现在,在机动车辆构造中存在许多使用复合部件的情况。它们通常由与至少一个单独生产的塑料元件结合的金属管状型材和金属封闭空心型材生产。两个独立部件的生产以及最终的结合导致制造和装配复杂性的水平升高。为了将管状型材或空心型材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塑料元件,需要呈螺钉、螺母、铆钉等形式的附加结合装置,其通常需要更大的构造空间并导致更高的复合部件重量。
仅由塑料组成的可比较的复合部件(即,空心型材和塑料元件都由塑料制成)在给定的可接受的截面尺寸下示出了较低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等效部件相比,在突然应力下,具有在能量吸收方面的缺点。
WO 2004/091999 A1披露了由空心型材和单件式或多件式支撑元件组成的腔体复合部件,该支撑元件通过热塑性塑料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结合到空心型材,并且通过注射模制热塑性塑料的施加部中的空心型材的至少一部分的塑性变形实现形状配合。
WO 2006/102047 A1描述了结合方法,其中首先以重叠方式将一个部件插入第二部件中,然后通过另外的方法加宽第一部件,使得消除了用于插入两个部件的必要间隙,以便然后,在第三步骤中,在进一步方法步骤中以固定的方式将两个部件彼此结合。
GB 2350655 A描述了用于结合两个机动车框架区段的结合方法,其中有待施加的塑料材料的注射压力导致两个彼此指向的管状区段的两个端部的径向压痕,并且在塑料材料凝固之后,这些区段以固定的方式彼此结合,并且同时,它们相对于彼此的旋转不再可能。
DE 100 14 332 A1描述了复合部件及其生产方法,其通过在空心型材基础结构上的各个位点处通过注射模制施加塑料元件,该空心型材基础结构优选地通过液压成形生产,以便部分地或完全地套装它。
WO 2008/067901 A1披露了用于生产复合部件的方法,其中通过流体液压成形方法以加宽的方式将管状金属空心型材形成为最终形式。
DE AS 1232332描述了用于将外环凸起模制到由塑料制成的可弹性变形管上的方法和设备。
DE 10 2005 051 687 A1教导了由塑料制成的结构部件及其生产方法,其中作为基础基质的结构部件包括具有嵌入式加强元件的塑料,其中加强元件以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方式结合到塑料基质,并且加强元件通过粘合促进剂连接到塑料基质上。
DE 10 2014 019 724 A1描述了用于生产由功能元件和纤维-塑料-复合材料空心型材构成的结构元件的方法,其中通过成型元件的插入的选择性顺序和半成品结构元件的镶嵌,纤维-塑料-复合材料空心型材的局部加热在轮廓赋予元件的底切区域中进行。
DE 10 2014 014 296 A1披露了由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空心型材部件,其中用于在部件壁部分的外侧上加强其的载荷引入位点(由短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增强元件)已经通过注射模制施加。
EP 0 370 342 A2描述了轻质部件,其中碟形基础结构在其内部具有增强翅片,其与基础结构以碟形形式的结合经由基础结构中的通道经由离散连接位点实现,通过该基础结构塑料延伸并穿过通道的区域。
WO 2009/077026 A1描述了用于由型材和注射模制的元件生产复合部件的方法,其中该注射模制的元件被模制到型材上,使得型材在外周方向上被束缚地夹紧,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形状配合的元件在型材中形成并且包括在注射模制操作中,其中型材末端之间的形状配合元件在外周方向和纵向范围方面以受限的方式成型或模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0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