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牵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8753.6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4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邹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洋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 地址: | 新加坡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牵引 装置 | ||
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相对于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的使用者具有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的前侧面以及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的后侧面的衬垫;设于所述前侧面上以在使用者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与使用者的下颌接触的颌部接触区域以及设于所述后侧面上以在使用者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与使用者的肩部接触的肩部接触区域,其中,在所述颌部接触区域和所述肩部接触区域之间限定出使用者得下颌与肩部之间的最小预设间距;以及当所述颈椎牵引装置放置为允许使用者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延伸穿过所述衬垫的通槽,所述通槽允许使用者的颈部穿过所述衬垫,所述通槽的底面包括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具有在向后的方向上的下倾斜面,以允许使用者的肩部在所述下倾斜面上向后朝下滑动,从而在使用者的颈部上施加牵引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由骨骼、椎间盘和关节的年龄相关病变引起。医院/诊所的理疗环节会给许多患者造成时间和经济方面的负担。然而,门上牵引等家用方法或装置不但难以设置,而且依从性差,或者其可能缺少患者可以控制的活动部件和昂贵的机械或电气部件,因此可能对颈椎节段造成不当施力,从而导致症状恶化。此外,使用者还可能不按相关说明书使用,从而导致意外的后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经济且可安全应用于一般人群,尤其老年人的家用颈椎牵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颈椎牵引装置利用使用者的自然体重,提供间接的重力辅助颈椎牵引效果。该装置可定制为与使用者相匹配,以实现针对使用者需求的安全保守治疗。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
相对于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的使用者具有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的前侧面以及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的后侧面的衬垫;
设于所述前侧面上以在使用者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与使用者的下颌接触的颌部接触区域以及设于所述后侧面上以在使用者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与使用者的肩部接触的肩部接触区域,其中,在所述颌部接触区域和所述肩部接触区域之间限定出使用者的下颌与肩部之间的最小预设间距;以及
当所述颈椎牵引装置放置为允许使用者仰躺于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上时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延伸穿过所述衬垫的通槽,所述通槽允许使用者颈部穿过所述衬垫,所述通槽的底面包括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具有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的下倾斜面,以允许使用者的肩部在所述下倾斜面上向后朝下滑动,从而向使用者的颈部施加牵引力。
所述颌部接触区域的轮廓可根据使用者的下颌设定。
所述肩部接触区域的轮廓可根据使用者的肩部设定。
所述通槽的底面还可包括与所述后表面的前部邻接的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具有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的上倾斜面,以对置于其上的使用者的颈部的后方形成支撑。
所述颈椎牵引装置还可包括与所述衬垫的前部邻接的头枕部,所述头枕部用于容纳置于其上的使用者的头部的后方。
所述预设间距可通过以可选择性地将颈圈附接于所述衬垫的前侧面以及所述衬垫的后侧面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调节。所述颌部接触区域可设于附接至所述衬垫的前侧面的颈圈上。
所述颈椎牵引装置可包括3D打印制成的整体结构。或者,所述衬垫可包括第一片和第二片,其中,该第一片包括所述所述上侧面,所述第二片包括所述下侧面和下表面。
附图说明
为使本发明可被完全理解并且易于实施,以下将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仅对本发明的例示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该描述参考以下示意性附图。
图1为颈椎牵引装置的例示实施方式的前视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颈椎牵引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颈椎牵引装置的后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洋理工大学,未经南洋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8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