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长转换膜及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8217.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国安谕司;大场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V9/00 | 分类号: | F21V9/00;G02B5/20;G02F1/13357;H01L33/5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氧引起的波长转换粒子的劣化并且光学特性也优异的波长转换膜及该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具有波长转换层及支撑波长转换层的基材,波长转换层具有皂化度落入86~97mol%的范围内的聚乙烯醇及内含波长转换粒子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固化物粒子,由此解决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长转换膜及该波长转换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作为耗电量小、节省空间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用途正在逐年扩展。并且,在近年来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改善进一步要求省电化或颜色再现性提升等。
已知有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的省电化,为了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且提高颜色重现性而使用转换入射光的波长的波长转换膜。并且,作为波长转换膜,已知有使用量子点的波长转换膜。
所谓量子点是指在三维全方向上移动方向受到限制的电子的状态的结晶,半导体的纳米粒子由高势垒立体包围时,该纳米粒子成为量子点。量子点显现各种量子效应。例如,显现电子的状态密度(能级)离散的“量子尺寸效应”。根据该量子尺寸效应,使量子点的大小变化,由此能够控制光的吸收波长及发光波长。
使用量子点的波长转换膜作为一例具有如下结构:使用树脂膜等基材夹持在包括树脂等的粘合剂中分散量子点而成的波长转换层(量子点层)。
在此,量子点存在容易因氧气而劣化,发光强度因光氧化反应而下降的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可考虑使用在基材上具有高阻气性(氧气阻隔性)的阻气膜的方法。然而,具有高阻气性的阻气膜是昂贵的。另外,在使用树脂膜等夹持波长转换层的结构中,无法防止由于从波长转换层的端面进入的氧引起的量子点的劣化。
另一方面,还已知有具有使用包括量子点的微粒,将该微粒分散在粘合剂中而成的波长转换层的结构的波长转换膜。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结构:在包含分散于母材内的量子点(具有发光特性的粒子)的微粒(涂覆粒子)的外表面设置有包含含有聚乙烯醇等的低氧透过性树脂的涂层。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波长转换膜,其中制备将微粒分散在涂层中的涂布组合物,并使用该涂布组合物形成波长转换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440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量子点纳米粒子使用聚乙烯醇等低氧透过性树脂涂布量子点而形成微粒。
因此,能够防止由气体引起的量子点的劣化。
然而,若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量子点纳米粒子制作波长转换膜,则能够防止由氧气引起的量子点纳米粒子的劣化,但是微粒彼此容易凝聚。可知如果微粒凝聚,则会产生点缺陷及涂膜的平坦性不足等,从而引起膜特有的面状故障。
即,在波长转换膜中,为了显现高亮度的发光、无颜色不均匀的均匀性高的光照射等优异的光学特性,需要微粒的良好的分散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量子点等波长转换粒子由于氧引起的劣化,进而光学特性也优异的波长转换膜及该波长转换膜的优选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的波长转换膜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转换膜具有波长转换层及支撑波长转换层的基材,
波长转换层具有皂化度落入86~97mol%的范围内的聚乙烯醇及内含波长转换粒子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固化物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8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