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7329.X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祐介;石川公威;生出裕康;关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A47C7/74;B60H1/00;B60H1/22;B60N2/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面 发热体 加热板 加热器 加热器装置 非接触 散热 温暖 面状 发热 通电 | ||
使用户温暖的加热器装置具备加热板(10),该加热板(10)具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面状的发热体(11)、形成于所述发热体的一面侧的第一散热面(10a)及形成于所述发热体的另一面侧的第二散热面(10b)。所述第一散热面的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散热面的温度。在所述加热板中,所述第一散热面构成为以非接触的方式使用户温暖的非接触加热器,所述第二散热面构成为以接触的方式使用户温暖的接触加热器。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是基于2017年2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21457号的申请,并且通过参照而将其记载内容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制热装置而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该制热装置具有配置于前座的背面的电热垫,对于电热垫,其辐射热的辐射区域根据前座的座椅靠背的设定角度而调整,辐射热被设定为朝向后座的乘员的大腿的方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6093号公报
然而,根据发明者的研究,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热装置中,虽然从电热垫的一面辐射的辐射热朝向后座的乘员的大腿,但从电热垫的另一面辐射的辐射热由于被前座的背面遮挡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更高效地利用发热体的热量来使用户温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使用户温暖的加热器装置具备加热板,该加热板具有通过通电而发热的面状的发热体、形成于发热体的一面侧的第一散热面及形成于发热体的另一面侧的第二散热面。第一散热面的温度高于第二散热面的温度。在加热板中,第一散热面构成为以非接触的方式使用户温暖的非接触加热器,第二散热面构成为以接触的方式使用户温暖的接触加热器。
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散热面的温度高于第二散热面的温度,在加热板中,第一散热面构成为以非接触的方式使用户温暖的非接触加热器,第二散热面构成为以接触的方式使用户温暖的接触加热器,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发热体的热量来使用户温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搭载于车辆的情况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搭载于车辆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朝向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板流动的空调风的流动的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中使滑动导轨向座椅侧伏倒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设置于车辆的内饰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在第五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中作为后装部件而设置于在车室内的前部设置的仪表板和车辆的后座的中央操控台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将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搭载于车辆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中用户将加热板作为扶手使用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将第七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装置搭载于车辆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73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改进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的燃料加注环境
- 下一篇:烹饪器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