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不同的靶标分析物的存在的方法及其相关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7000.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应仪如;张翼;于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
主分类号: | G01N33/532 | 分类号: | G01N33/532;B82Y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韩威威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不同 靶标 分析 存在 方法 及其 相关 试剂盒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不同靶标分析物的存在的多重诊断方法及其相关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向基底提供样品和具有ω种不同颜色的多种报告粒子诸如金纳米粒子,所述基底具有α个分配的空间区域;以及在所述基底上确定在所述基底上的α个分配的空间区域的每一个中由报告粒子产生的颜色的存在,其中所述基底上每个所述分配的空间区域被构造成固定与其他分配的空间区域不同的靶标分析物,其中每种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被构造成与不同于其他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的靶标分析物偶联,并且其中α是至少为2的整数且ω是至少为2的整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报告粒子被构造成当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被共同定位在同一个空间区域中时产生复色,其中由来自ω种不同颜色的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的共同定位产生的所述复色与由来自ω种不同颜色的其他颜色组合的报告粒子的共同定位产生的另一复色截然不同。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检测不同的靶标分析物的存在的方法及其相关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基于纸或膜的诊断平台因其低成本、简单的操作和无需设备的信号读出而成为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产生很大市场需求。一个实例是侧流测定(LFA),其是充分确立的基于纸的平台,用于广泛多样的应用,包括用于生育问题、代谢综合征和器官功能的医疗点诊断。包括LFA的此类诊断平台经常依赖于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以识别目的靶标。俘获剂通常是抗体或高亲和力结合蛋白(诸如链霉抗生物素蛋白),形成俘获-检测剂对从而将靶标分子固定在测试带处并且将它们与报告缀合物连接。许多类型的报告缀合物,包括荧光分子、量子点、上转换无机发光材料、酶和胶体粒子,已经用在包括LFA的诊断平台中。
多重诊断平台(其中在单一平台上分析大量靶标)是高度需要的配置,因为其将大幅度地提高诊断效率并减少所需要的样品体积。目前在包括LFA的基于纸或膜的诊断平台中使用的多重技术是有限的,因为它们典型地通过沿测试条(例如,单一参数)从空间上分开测试线来实现。因此这样的多重能力受空间约束的限制。使用多于一种用于检测的参数的其他现有编码系统与诸如LFA的诊断平台不兼容,其原因是条形码的尺寸大以及用于解码的仪器复杂。
鉴于上述,因此存在着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需求。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样品中不同靶标分析物的存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基底提供所述样品和具有ω种不同颜色的多种报告粒子,所述基底具有α个分配的空间区域;以及在所述基底上确定在所述基底上的α个分配的空间区域的每一个中由报告粒子产生的颜色的存在,其中所述基底上每个所述分配的空间区域被构造成固定与其他分配的空间区域不同的靶标分析物,其中每种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被构造成偶联与其他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不同的靶标分析物,并且其中α是至少为2的整数且ω是至少为2的整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报告粒子被构造成当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被共同定位在同一个空间区域中时产生复色,其中由来自ω种不同颜色的两种或更多种不同颜色的报告粒子的共同定位产生的所述复色与由来自ω种不同颜色的其他颜色组合的报告粒子的共同定位产生的另一复色截然不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分配的空间区域中存在由报告粒子的共同定位所产生的复色指示所述样品中至少两种不同的靶标分析物的存在。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ω是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ω种不同颜色中的每一种是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的颜色:吸收波长为550nm至570nm的颜色、吸收波长为400nm至420nm的颜色和吸收波长为610nm至630nm的颜色。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ω种不同颜色中的每一种是选自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的颜色:黄色、品红和青色,并且当与其他的ω种不同颜色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时被构造成产生选自下列的复色:蓝色、绿色、红色和黑色。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析物包含多核苷酸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提供步骤之前使所述样品进行扩增反应,所述扩增反应被构造成扩增所述多核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未经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7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