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包装体和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6218.7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2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裕子;春田雅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1/06 | 分类号: | B29C61/06;B65D23/08;C09J11/06;C09J167/00;G09F3/04;B29K67/00;B29K105/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标签 包装 制造 方法 | ||
[课题]提供:具有即使薄膜的厚度薄也不引起溶剂渗透的溶剂粘接部的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和包装体。特别是提供:具有即使利用高速化的成管工序、或者为大量使用了PET瓶回收原料的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也稳定地得到高的剥离强度的溶剂粘接部的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和包装体。[解决方案]一种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其特征在于,其为将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的两端部用溶剂组合物粘接的管状的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前述溶剂组合物为至少包含1,3‑二氧戊环和/或四氢呋喃(THF)以及聚酯的溶剂组合物,前述粘接部的剥离强度为2N/15m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卷成管状并将前述薄膜的两端部彼此用溶剂粘接而形成的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更详细而言,涉及如下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即使形成标签的薄膜的厚度较薄,也不易引起溶剂粘接部中的溶剂的过度的浸透。另外,涉及如下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即使大量使用结晶性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料作为薄膜原料,溶剂粘接部的剥离强度也高。
背景技术
近年来,玻璃瓶或塑料瓶等的兼任保护和商品的表示的标签包装、盖密封、集成包装等用途中,已经广泛利用了由耐热性高、容易焚烧、耐溶剂性优异的聚酯系的热收缩性薄膜得到的热收缩性聚酯系标签,随着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容器等的增大,有用量增加的倾向。
然而,热收缩性标签在使用后成为垃圾,因此最近,从环境方面,产生削减垃圾量的需要,开始使用厚度较薄的热收缩性标签(经薄壁化的热收缩性标签)。另外,为了应对各种容器,收缩率高的热收缩薄膜的期望提高。因此,使用增加了非晶量的原料制膜成热收缩薄膜的情况有增加倾向。
另外,作为进一步的环境应对,有增加了PET瓶回收原料的比率的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
然而,为了由热收缩性薄膜形成管状标签,需要将薄膜的宽度方向一个端部重叠在另一个端部并固定。作为该固定方法,一直以来,利用有:溶剂粘接法(专利文献1、2)、使用粘接剂的方法(专利文献3)等。它们之中,溶剂粘接法能以高速加工成管状标签,被广泛使用。
以该溶剂粘接法将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的面彼此加工成管状标签的工序(成管工序)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成本降低,推进了高速化。高速的成管工序中,为了稳定地得到高的剥离强度(粘接强度)的溶剂粘接部,最好增多作为粘接溶剂通常使用的1,3-二氧戊环的涂布量,但如果增多1,3-二氧戊环的涂布量,则厚度较薄且非晶原料较多的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的情况下,溶剂会从涂布面侧浸透至薄膜背面侧(溶剂渗透),溶剂也附着在背面。而且,将溶剂粘接后的管状标签卷取为卷状时,管状标签被压平,但溶剂粘接部中引起溶剂渗透的情况下,跟溶剂粘接部的里侧接触的标签会粘接,无法作为管发挥功能,或者引起粘连而有时变得无法从卷松解。
另一方面,如果减少1,3-二氧戊环的涂布量使其不进行溶剂渗透,则高速化的成管工序中,1,3-二氧戊环的涂布量容易波动,涂布量变少的情况下,有无法得到充分的剥离强度的不良情况。使用四氢呋喃(THF)代替1,3-二氧戊环使其不进行溶剂渗透的情况也同样地,高速化的成管工序中,THF的涂布量容易波动,涂布量变少的情况下,有无法得到充分的剥离强度的不良情况。
另外,为了对应环境,大量使用PET瓶回收原料的热收缩性聚酯系薄膜的需求升高。然而,PET瓶回收原料为结晶性高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料,因此,耐化学药品性优异,对于专利文献1、2所示的溶剂即1,3-二氧戊环,存在粘接部的剥离强度不足的问题。
因此,发明了以1,3-二氧戊环与跟1,3-二氧戊环相容的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进行粘接的方法(专利文献4)。然而,为了防止溶剂渗透,在溶剂粘接加工前需要在溶剂粘接部涂布不良溶剂并使其干燥的工序(前处理),存在作业效率变差的问题。而且,作为省略前述前处理的方法,还有以1,3-二氧戊环与聚酯的不良溶剂的混合溶液进行粘接的方法,但不良溶剂的量如果少,则无法得到抑制溶剂渗透的效果,如果过多,则高速化的成管工序中无法得到充分的剥离强度,因此,需要根据薄膜的种类而调整1,3-二氧戊环与不良溶剂的混合比率。
现有技术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6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方法
- 下一篇:柔版制版机和制备柔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