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5643.4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平井千惠;堀端文枝;梅本大辉;梅田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9/02 | 分类号: | B29C59/02;B29C3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畅;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起部 成型体 基材 凹凸表面 凹部 槽宽 长度方向垂直 基材表面 曲线形状 假想线 轮廓线 切下 侧面 | ||
一种成型体,其具备基材和被排列于基材表面的多个突起部。多个突起部之间的、从底部起靠上部1μm处的槽宽为2μm以上,并且通过底部的平面与突起部的侧面形成的角度构成为90度以下。此外,成型体是具备基材和被排列于基材的凹凸表面的多个突起部的成型体,在与凹凸表面的排列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设凹部的槽宽为L、凹部的深度为D、多个突起部各自的截面的底部的宽度为M、从多个突起部截面各自的截面的顶点向底部侧离开5μm并且水平的假想线被突起部截面的轮廓线切下而得到的末端宽度为T。并且,一种成型体,其中,14μm≤M≤35μm,0.6≤D/L≤1.8,并且4μm≤T≤10μm,突起部截面的顶点为曲线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体,所述成型体借助于被设置于基材表面的细微的凹凸结构而具有液滴的流动性和拒水性。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技术,通过使部件的基材表面具有拒水性,从而防止附着在表面上的水滴或油滴,发挥以防污为先的、防指纹、防雾和防止结冰这样的功能。
此外,已知一种方法,为了在成型体的表面体现拒水性的功能,在成型体的表面形成细微的凹凸形状。
拒水性是指,表示到达至基材表面上的液滴的、在基材表面的非附着性和易除去性的指标。规定为,基材表面与液滴的接触角越大,并且液滴从基材上滚落的角度即滚落角越小,拒水性越高。
图1A是用于对接触角进行说明的图,图1B是用于对滚落角进行说明的图。
接触角是指,如图1A所示,在液滴10附着于基材表面11的状态下,基材表面11的接触面与液滴10的界面形成的角度。
接触角越接近0度,基材表面11与液滴10越易融合,接触角越接近180度,越不易附着于基材表面11。
此外,滚落角是指,如图1B所示,使载有液滴10的基材表面11从水平的状态慢慢地倾斜,液滴10开始滑动的角度。
滚落角越接近0度,液滴10越容易从基材表面11上被除去,滚落角越接近90度,液滴10越不易离开基材表面11。
若在成型体的表面形成细微的凹凸形状,则可在凹形状内捕捉空气,形成空气层。这是体现拒水性的基本原理。
液滴与凹凸形状的宏观的界面由液滴与凹部上的空气的界面和液滴与凸部上的固体的界面构成。根据凯西和巴克斯特的理论,液滴的接触角的大小跟液滴与固体的界面的面积和液滴与空气的界面的面积的比例相关。液滴与空气的界面的面积比越大,接触角也越大。由于空气完全是疏水性的物质,浮在空气中的液滴为球形,因此,可推测该现象的概率。
根据现有技术,通过使表面为凹凸形状,从而能够使接触角达到120度左右。但是,为了使拒水性的目标即接触角大于130度,并到达至140、进而150度,会产生凹凸形状的磨损性的问题,因此,实现起来困难。
针对于此,为了提高耐磨损性,提出有这样的结构:在凹凸形状的突起与突起之间,呈壁状地形成比这些突起高的突起(例如,专利文献1)。能够利用该壁状突起抑制擦拭时磨损应力造成的凹凸形状的突起的变形,能够确保拒水性。
根据上述现有的结构,能够利用壁状突起对体现拒水性的突起进行保护,并能够提高耐磨损性。但是,液滴也与壁状突起接触,液滴与固体接触的界面的面积增大,因此,无法充分地体现拒水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8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提供可实现更高拒水性的成型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5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向拉伸装置
- 下一篇:数据转换装置及层叠造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