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3585.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24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白田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E04B1/86;G10K1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1.一种防音结构,其具有不同种类的两种以上的共振型吸音单元和开放部,
所述开放部配置在与不同种类的两种以上的共振型吸音单元内的两个共振型吸音单元双方相接的位置,或在所述两个共振型吸音单元彼此相邻时配置在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共振型吸音单元相邻的位置,
该防音结构的特征在于,
一种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的共振频率和与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不同的另一种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的共振频率一致,
一种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的透射波的相位和另一种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的透射波的相位相互满足抵消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具有具备开口的框、和固定在该框的所述开口的周围并覆盖所述开口的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膜为单层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具有所述膜的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的第1共振频率与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的共振频率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开放部为由具备开口的框组成的开放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将所述框的尺寸即当量圆半径设为am,将所述膜的厚度设为tm,将所述膜的杨氏模量设为EPa,将所述膜的密度设为dkg/m3时,由下述式(1)表示的参数B为15.47以上且23500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开放部被筒状、或具有以所述开放部的四边限制声音的运动的长度的壁状的结构包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满足如下条件的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占所有的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中的60%以上,该条件为,将所述共振频率下的波长设为λ时,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与距离该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最近的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λ/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具有具备开口的框、和固定在该框的所述开口的周围并分别覆盖所述开口的至少两层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至少两层膜为分别固定在所述框的所述开口的两侧的周围并分别覆盖所述开口的两层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具有具备开口的框、和分别具备贯穿孔并固定在所述框的所述开口的周围的至少两层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至少两层板为分别具备所述贯穿孔并分别固定在所述框的所述开口的两侧的周围且分别覆盖所述开口的两层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开放部还包括所述至少两层板所分别具有的所述贯穿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为在覆盖所述开口的两侧的所述两层板分别具备所述贯穿孔并具有与亥姆霍兹共振类似的共振的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音结构,其中,
所述开放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1共振型吸音单元的外侧和/或所述第2共振型吸音单元的外侧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5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声材料用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声材料
- 下一篇:防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