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以及投影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3144.1 | 申请日: | 2017-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秋山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00;H04N5/74;F21V9/00;F21V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庆泽;邓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以及 投影仪 | ||
1.一种光源装置,其具有:
激励光源,其射出激励光;
聚光光学系统,其会聚所述激励光;
透光性部件,其使从所述聚光光学系统射出的激励光透过;以及
波长转换层,其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第1光入射面、与所述第1光入射面相对的光射出面、以及将所述第1光入射面的端部与所述光射出面的端部连接的第2光入射面,
所述透光性部件在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第2光入射面相对,
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2光入射面入射透过所述透光性部件后的所述激励光,
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焦点形成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内部,所述波长转换层对从所述第1光入射面和所述第2光入射面入射的所述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而生成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焦点形成于除去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1光入射面并且包含所述光射出面在内的所述波长转换层的内部且所述激励光的光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装置在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所述透光性部件的与所述波长转换层相反的一侧,还具有支承所述波长转换层和所述透光性部件的支承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透光性部件构成为具有:
第1透光性部件,其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平坦面、以及朝向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曲面,所述平坦面与所述第1光入射面相对地配置;以及
第2透光性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1透光性部件的所述平坦面侧,具有在沿着所述光轴的方向上贯穿的孔,
在所述波长转换层配置于所述孔内的状态下,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2光入射面与所述孔的内周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装置在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所述第2透光性部件的与所述波长转换层相反的一侧,还具有支承所述波长转换层和所述透光性部件的支承部件,
所述第1透光性部件经由接合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透光性部件具有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平坦面、在所述平坦面开口的凹部、以及朝向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曲面,
在所述波长转换层配置于所述凹部内的状态下,所述第1光入射面与所述凹部的底面相对,所述第2光入射面与所述凹部的内周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光源装置在与所述激励光的行进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在所述透光性部件的与所述波长转换层相反的一侧,还具有支承所述波长转换层和所述透光性部件的支承部件,
所述透光性部件具有第2凹部,该第2凹部用于配置所述支承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透光性部件由蓝宝石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在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1光入射面与所述透光性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第2光入射面与所述透光性部件之间设置有电介质多层膜,所述电介质多层膜使所述激励光透过,对所述荧光进行反射。
10.一种投影仪,其具有:
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
光调制装置,其根据图像信息对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以及
投射光学系统,其投射所述图像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31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圈装置、透镜镜筒及摄影装置或投影装置
- 下一篇:有机EL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