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72832.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2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槙原光;田代和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532 | 分类号: | A61F13/532;A61F13/15;A61F13/49;A61F13/53;A61F13/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白洲磐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7 | 代理人: | 谢栒;徐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性 物品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通过贴合身体的各种动作而能够防止排泄液的泄漏,消除因吸收体的刚性造成的不适感的吸收性物品。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在长度方向上区分为接触穿戴者腹部的前身部分、接触穿戴者背部的后身部分、及位于前身部分与后身部分之间的裆下部,且具有从前身部分一直配置到后身部分的吸收体、及设置于前身部分与后身部分的两者或任一者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且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伸缩部件;吸收体具有槽部,槽部的一部分存在于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伸缩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一部分从吸收体的非肌肤接触面侧重叠于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中的至少一者,重叠于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的伸缩部件横穿存在于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的槽部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生理用卫生巾、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利用吸收体来吸收尿等排泄液。例如,一次性尿布覆盖穿戴者的腹部、背部以及大腿部分,因此会受到体型、身体各种动作的影响,尤其是吸收体是容易受到身体动作影响的部件。因此,有时根据穿戴者的动作方式,吸收体会产生扭曲或折叠。像这种情况下,吸收体的贴合性下降,容易发生排泄液泄漏。
吸收体是构成吸收性物品的部件之中刚性强的部件。因此,在穿戴生理用卫生巾或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时,穿戴者有时会感觉到由于吸收体的刚性带来的不适感。此外,吸收体由于吸收排泄液而膨胀,因此膨胀后的吸收体有时也会增加穿戴者的不适感。
为了解决像这样的问题,对调整吸收体厚度、或者改良构成吸收性物品的弹性部件的配置等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设置薄壁部分的一次性尿布,将至少一根腰身弹性部件配置为横穿吸收体的薄壁部分的宽度方向。在专利文献1中,探讨了通过改良吸收体厚度、吸收体附近的构成部件的配置,来提高吸收体的贴合性,消除穿戴时的不适感。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前腰部区域具有横穿吸收体端部的第一伸缩区域、与第一伸缩区域相邻且位于长度方向下方的第二伸缩区域、以及位于第二伸缩区域更下方的第三伸缩区域,且各伸缩区域的伸长应力的相关关系为第二伸缩区域≥第一伸缩区域>第三伸缩区域,吸收体的刚性值为0.03~0.15N·cm。专利文献2的课题是通过提高一次性尿布的贴合性、抑制吸收体偏离,来防止排泄液泄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43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40695号公报
如上所述,为了提高吸收体的贴合性、消除穿戴时的不适感,探讨了各种方法。例如,在现有技术中探讨了利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伸缩部件来按压吸收体端部,从而提高吸收体端部的贴合性,防止排泄液泄漏的方法。但是,在利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伸缩部件按压吸收体端部的情况下,吸收体会因伸缩部件的伸缩性而产生褶皱,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排泄液从吸收体与肌肤之间产生的缝隙泄漏。即,利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伸缩部件按压吸收体端部的现有的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的贴合性不足,且存在因褶皱的产生带来不适感(僵硬感),因吸收体的刚性带来的不适感,有穿戴感变差的倾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像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以提供一种具有发挥高贴合性的吸收体且能防止排泄液泄漏的吸收性物品为目的而进行了研究。进而,本发明人等以提供一种降低因吸收体产生褶皱带来的不适感、因吸收体的刚性带来的不适感的吸收性物品为目而进行了研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经锐意探讨后,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在吸收体设置槽部,并使伸缩部件以横穿存在于吸收体的长度方向端部区域的槽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重叠,从而可提高吸收体的贴合性,且消除因吸收体的变形、刚性带来的不适感。
具体来说,本发明具有以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子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王子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