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2743.1 | 申请日: | 201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静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5G9/047 | 分类号: | G05G9/047;F16C11/06;H01H25/04;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英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装置 | ||
操作杆装置(100)具有:旋转体(150),具有球面状的旋转面(151),并被支撑为能够旋转;操作杆(140),使旋转体(150)旋转;以及结合部件(160),将操作杆(140)与旋转体(150)结合,操作杆(140)与旋转体(150)为不同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杆装置,尤其涉及搭载于车辆的操作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车辆的方向盘附近配置的操作杆装置。在车辆的驾驶员对操作杆装置的操作杆进行操作时,根据该操作,车辆的控制装置对方向指示器、前照灯、雨刷等进行控制。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操作杆装置具备:壳体、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壳体的操作杆、配置于壳体内的凸轮部、及在固定于操作杆的工作部件内朝向凸轮部施力的促动器。在专利文献1的操作杆装置中,在使操作杆活动时,促动器沿着凸轮部的凹凸活动,从而产生操作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0156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操作杆装置中,作为操作杆,以一个部件一体地形成有保持促动器的工作部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操作杆的转动轴及设置有各种开关的把持部分。因此,即使在变更工作部件而变更操作感的情况下、变更操作杆的转动轴的情况下、变更操作杆的把持部分的构成的情况下等的需要一部分的变更的情况下,也需要对整体重新制作。由此,存在操作杆的模具费用变得高额、操作杆装置的评价工序增加的不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变更的操作杆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操作杆装置,具备:旋转体,具有球面状的旋转面,被支撑为能够旋转;操作杆,使旋转体旋转;以及结合部件,将操作杆与旋转体结合,操作杆与旋转体是不同部件。
根据该构成,操作杆与旋转体是不同部件,操作杆与旋转体通过结合部件来结合,所以与操作杆和旋转体是一个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单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变更。能够将操作杆与旋转体用适于各自的材料来制作。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操作杆装置中,结合部件的外形是大致柱状,操作杆具有沿着结合部件的外形的第1固定孔,旋转体具有沿着结合部件的外形的第2固定孔,结合部件固定于第2固定孔内,结合部件包括从第2固定孔向外侧延伸的基部,基部通过基部与操作杆之间的压力被固定在第1固定孔内。
根据该构成,结合部件的外形是大致柱状,操作杆具有沿着结合部件的外形的第1固定孔,旋转体具有沿着结合部件的外形的第2固定孔,结合部件固定于第2固定孔内,结合部件包括从第2固定孔向外侧延伸的基部,基部通过基部与操作杆之间的压力被固定在第1固定孔内,所以仅仅将固定于第2固定孔的结合部件嵌入到第1固定孔中,就能够简单地将操作杆与旋转体结合。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操作杆装置中,还具备:具有凹凸面的凸轮部;促动器;以及弹性部件,朝向凹凸面对促动器施力,第2固定孔贯通旋转体,基部从第2固定孔的一方的开口突出,结合部件还包括从第2固定孔的另一方的开口突出的传递部,促动器被传递部保持为能够移动。
根据该构成,还具备凸轮部、促动器及弹性部件,基部从第2固定孔的一方的开口突出,结合部件还包括从第2固定孔的另一方的开口突出的传递部,促动器被传递部保持为能够移动,所以与用别的部件保持促动器的情况相比,部件个数少,容易组装。
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操作杆装置中,结合部件是金属制,结合部件具有收纳孔,促动器被收纳孔保持为能够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