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2616.1 | 申请日: | 2017-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6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须田贵义;德永康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F16F15/0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设置在结构物的壁面状空间。减振装置具有:第一棒状体,其一端经由上部固定部件而固定于上梁与右支柱之间;第二棒状体,其一端经由下部固定部件而固定于下梁与左支柱之间;缸装置,其一侧在第一棒状体的另一端,经由第一连结部件而与第一连结部件的销连结,另一侧在第二棒状体的另一端,经由第二连结部件而与第二连结部件的销连结。第一连结部件及第二连结部件构成可摆动的连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结构物的振动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住宅等结构物中使用的减振装置配置在由支柱、上梁、下梁、以及斜支柱形成的垂直的壁面状空间。在该情况下,在结构物振动时,通过在壁面状空间内设置的缸装置(缓冲器)进行伸缩动作,吸收结构物的振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0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专利文献1的减振装置相对于缸装置的作用力的输入方向可能成为多方向,可能难以有效率地使用缸装置的衰减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装置,能够减少(抑制)向缸装置施加弯曲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作用力相对于缸装置的传递效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为在由结构物的支柱、上梁、下梁、以及斜支柱形成的垂直的壁面状空间设置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柱包括:第一棒状体,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梁与所述支柱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第二棒状体,其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梁与所述支柱之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缸装置,其一侧在所述第一棒状体的另一端,经由第一连结部件而与该第一连结部件的第一安装部连结,另一侧在所述第二棒状体的另一端,经由第二连结部件而与该第二连结部件的第二安装部连结。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及所述第二连结部件为可摆动的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减少(抑制)向缸装置施加弯曲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作用力相对于缸装置的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缸装置等的主视图。
图3是从右支柱侧表示图1中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图3中的缸装置等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支柱侧表示图1中的减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上梁相对于下梁向图中的左侧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的减振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上梁相对于下梁向图中的右侧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的减振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缸装置等的与图2相同位置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缸装置等的与图2相同位置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的缸装置等的与图2相同位置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比较例的减振装置的与图1相同位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振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说明中,如图1、图3及图5所示,将附图的X方向(梁1A、1B延伸的方向)作为减振装置11的左、右方向,将附图的Y方向(相对于梁1A、1B及支柱2A、2B正交的方向)作为减振装置11的前、后方向,将附图的Z方向(支柱2A、2B延伸的方向)作为减振装置11的上、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混凝土元件的模块化的模制系统
- 下一篇:窗和门开关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