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形过滤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2351.5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聪;古市浩朗;平井纯一;千叶修;村田朋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G21K3/00 | 分类号: | G21K3/00;A61N5/10;B29C64/118;B29C64/153;B29C64/268;B33Y10/00;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陈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脊形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其是将树脂层叠而形成的脊形过滤器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a)从喷嘴排出熔融后的所述树脂的工序;
(b)在所述(a)工序之后,依次重复进行所述喷嘴沿着与所述树脂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扫描,通过所述树脂的层叠造型来形成底部的工序;以及
(c)在所述(b)工序之后,在所述底部上,相对于与所述树脂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分别包含层叠体并且沿着所述树脂的层叠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从而将具备所述多个延伸部的结构体进行造型的工序,
所述结构体与所述底部一体地形成,
在所述(b)工序中,将所述喷嘴的扫描方向对于每层以交替地交叉的方式改变而将所述树脂层叠造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形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所述底部通过将所述树脂的层以偶数次层叠而形成。
3.一种脊形过滤器,其是设置于粒子线治疗装置的脊形过滤器,具有:
第1结构体,其具备由树脂层叠而成并且沿着与所述树脂的层叠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以及
第2结构体,其设置于所述第1结构体的粒子线的入射侧的第1面或与所述第1面相反侧的第2面的任一者,
所述第1结构体与所述第2结构体包含通过将熔融后的树脂进行层叠而一体地形成的层叠体,
所述第2结构体包含树脂的层叠体,并且按照所述树脂的延伸方向在所述树脂的层叠方向上对于每层交替地交叉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所述第2结构体包含树脂的层叠体,
所述第2结构体中的所述树脂的层叠数为偶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所述第1结构体和第2结构体分别包含树脂和间隙,
所述第2结构体中的所述树脂的比例小于所述第1结构体中的所述树脂的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所述第1结构体和第2结构体分别包含树脂和间隙,
所述间隙有序地配置于所述树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所述第2结构体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1结构体的弹性模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所述第2结构体的厚度为0.1mm以上且1.2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在所述第1结构体的周围配置有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在所述框的外侧并且所述粒子线不通过的区域,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相同形状的第3结构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将所述第1结构体在所述粒子线的入射方向的长度设为厚度时,在所述粒子线不通过的区域所形成的所述第3结构体的厚度与所述第1结构体的厚度相同或大于所述第1结构体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形过滤器,
与层叠的所述多个延伸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切截面的形状为く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3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