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模具的制造方法及压铸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72262.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稲垣秀治;鸣海雅稔;森春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山钢材株式会社;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模具 水冷 底面 制造 软化 热处理工序 热处理 过热蒸气 加热底面 孔面 送入 侧面 延伸 | ||
1.一种压铸模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压铸模具设有内径D的有底的水冷孔,其中,
形成所述水冷孔的孔面具有:底面,形成所述水冷孔的底;以及侧面,从所述底面朝向入口延伸,
所述压铸模具的制造方法具有:热处理工序,从插入所述水冷孔的外径d的管的顶端向所述底面送入过热蒸气来加热所述底面而使其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将所述管的顶端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的离开距离定义为h时,将所述管的顶端保持于满足0.5×(D-d)/2≤h≤1.5×(D-d)/2的位置来进行所述热处理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管的顶端为圆锥台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使所述底面呈大致半球状的方式进行加工来形成所述水冷孔。
5.一种压铸模具,所述压铸模具设有内径D的有底的水冷孔,其中,
形成所述水冷孔的孔面具有:底面,形成所述水冷孔的底;以及侧面,从所述底面朝向入口延伸,
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的硬度H1比所述水冷孔的入口的入口硬度H2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所述孔面中的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到高度D的位置的区域的硬度H3比所述入口硬度H2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当以C标尺的洛氏硬度HRC进行比较时,沿着与所述水冷孔的径向成直角的方向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向模具内部深入1mm的位置处的模具内部的硬度H12比所述入口硬度H2的95%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当以C标尺的洛氏硬度HRC进行比较时,沿着与所述水冷孔的径向成直角的方向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向模具内部深入5mm的位置处的模具内部的硬度H15比所述入口硬度H2的95%高。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当以C标尺的洛氏硬度HRC进行比较时,沿着所述水冷孔的径向从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相距高度D/2的位置的所述侧面向模具内部深入3mm的位置处的模具内部的硬度H33比所述入口的硬度H2的95%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当以C标尺的洛氏硬度HRC进行比较时,沿着所述水冷孔的径向从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相距高度D/2的位置的所述侧面向模具内部深入7mm的位置处的模具内部的硬度H37比所述入口的硬度H2的95%高。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在模具内部的区域中,当将以C标尺的洛氏硬度HRC进行比较时硬度为所述入口硬度H2的95%以下的区域称为软化区域,
将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起沿着与所述水冷孔的径向成直角的方向的所述软化区域的厚度称为D1,
并将从与所述底面的最深位置相距高度D/2的位置的所述侧面起沿着所述水冷孔的径向的所述软化区域的厚度称为D2时,
所述厚度D1比所述厚度D2小。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其中,
所述底面为大致半球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山钢材株式会社;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小山钢材株式会社;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22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