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材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71816.5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4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法比奥·吉拉尔迪;威可特·史托;格里特·冯布莱腾巴赫;曼努埃尔·波多宁;布莱恩·基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诺玛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3/08 | 分类号: | F16L2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德国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 ||
1.一种型材夹具(10),具有一张紧带(12)及一张紧装置(28);其中所述张紧带(12)的每个末端处包含一张紧头(24、26),所述张紧头(24、26)相对于一接收空间(20)径向地突出,所述接收空间(20)由所述型材夹具(10)所限定,每个所述张紧头(24、26)具有一开口(44、46);且其中所述张紧装置(28)包含两个张紧零件(32、34)及一细长的张紧元件(30),所述张紧元件(30)与所述张紧零件(32、34)相连接,其中所述张紧元件(30)延伸穿过所述张紧头(24、26)中的所述开口(44、46),并将所述张紧零件(32、34)推压紧靠在所述张紧头(24、26)上,其中所述型材夹具(10)包含多个中间元件(56、58),所述中间元件(56、58)设置于所述张紧头(24、26)与所述张紧零件(32、34)之间,其中所述中间元件(56、58)各包含一凹槽(78、79)及一抵接表面(60、62),所述张紧元件(30)延伸穿过所述凹槽(78、79),所述抵接表面(60、62)用于抵靠于所述张紧头(24、26),其中所述抵接表面(60、62)可通过多个抵接点(96、98)位于所述中间元件(56、58)与所述张紧头(24、26)之间的方式来实现,每个所述抵接点(96、98)在一径向方向上设置成相较于所述张紧元件(30)的一中心轴(104)更靠近所述接收空间(20);至少在一张紧位置中的所述张紧头(24、26)彼此互相平行或是彼此相对于另一所述张紧头具有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元件(56、58)包含用于一填充料(76、77)或用于所述张紧装置(28)的所述张紧零件(32、34)的一接收区(84、86),并且每个所述抵接表面(60、62)包含一凸出部(88、90),所述凸出部(88、90)在一圆周方向(U)上突出,其中每个所述凸出部(88、90)在一径向方向上设置成相较于所述张紧头(24、26)的所述开口(44、46)更靠近所述接收空间(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带(12)围绕所述接收空间(20)弯曲,且每个所述张紧头(24、26)包含一部分,所述部分直接地连接至所述张紧带(12)的一对应末端,且所述部分在与所述张紧带(12)的曲率相反的方向上弯曲,其中所述抵接点(96、98)分别位于所述张紧头(24、26)的弯曲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中间元件(56、58)包含一圆形的抵接表面(60、62),其中所述抵接表面(60、62)的曲率小于所述张紧头(24、26)的所述弯曲部分的曲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夹具,其特征在于:多个交互支撑元件(48、50、68、70)设置于所述中间元件(56、58)及所述张紧头(24、26)上,所述多个交互支撑元件(48、50、68、70)在环绕于所述张紧元件(30)的一纵向轴线的一径向方向上及一旋转方向上固定所述中间元件(56、5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夹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元件(48、50、68、70)由在所述中间元件(56、58)或所述张紧头(24、26)上的至少一凹槽(68、70)及至少一凸出部(48、50)所形成,其中所述至少一凹槽(68、70)包括一第一凹槽(68)及一第二凹槽(70),而所述至少一凸出部(48、50)包括一第一凸出部(48)及一第二凸出部(50),所述第一凸出部(48)及所述第二凸出部(50)设置在所述张紧头(24、26)或所述中间元件(56、58)上,且所述第一凸出部(48)突出至所述第一凹槽(68)中,而所述第二凸出部(50)突出至所述第二凹槽(70)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48)及所述第二凸出部(50)从所述张紧头(24、26)开始弯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夹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内螺纹的所述张紧零件(34)设置于所述接收区(86)中,且具有一圆柱形凹槽的所述填充料(76)设置于一第二接收区(84)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诺玛公司,未经德国诺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718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