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缝合线修剪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9449.5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7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阮俊嘉;陈荣健;R.西尔瓦-托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鲁莫医疗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雨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合线 修剪 系统 | ||
在打结之后,使用具有细长轴、设置在轴上面的细长管状切割器和设置在切割器上面的细长管状筒的装置,可修剪多余的缝合材料。接合缝合材料的在轴的远端处的缝合线装载器可通过第一致动器打开和关闭,第一致动器引起轴和筒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二致动器可引起切割器与筒和轴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切断由闭合缝合线装载器接合的缝合材料。
相关申请
本申请请求享有2016年9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385436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用于修剪缝合材料的装置和方法。具体而言,公开了用于缝合线修剪的技术,其可用于闭合与经皮手术相关的穿刺或开口。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一些技术以允许经皮地执行的手术数量和种类增加,作为常规开放式外科手术的微创替代方案。这些技术提供了减少术后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和残疾时间以及降低医院和患者的成本的益处。大体上,这些手术利用一个或多个细长器械,其通过患者皮肤引入以在执行该手术中使用,其可包括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作为说明,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医生可通过导引器和导引器护套获得血管通路,以将诊断或治疗装置经皮递送到血管中,而不会切断皮肤和皮下组织。相应地,期望在术后愈合过程期间尝试修复进入部位或以其它方式为周围组织提供支承。
值得注意的是,用缝合线关闭为进行经皮手术而形成的开口可减少恢复时间,最小化感染风险或提供其它益处。在临床实践中,手动压缩和血管闭合装置是在介入后实现止血的标准程序。手动压缩的原理是在进入部位上游的相邻区域施加外部压缩力一段时间以减少血液流动和控制出血。然而,这对患者来说是耗时、不方便和不舒服的。尽管已经开发了闭合伤口的其它方法,包括使用钉和夹子,缝合仍然是一种有益的技术,其提供优于这些替代方案的优点。确切地说,已开发出基于缝合线的技术以改善止血的效率和安全性。这种基于缝合线的闭合装置允许医生将缝合线经皮放置、锚定在血管开口周围,并且在手术之后通过形成可收紧以拉动开口使其关闭的滑动结来关闭进入部位。在输出结并实现止血之后,应该修剪并适当地去除多余长度的缝合线。如将在以下材料中所述,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满足这些和其它需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包括用于修剪缝合材料的装置,包括:细长轴;设置在轴上面的细长管状切割器;设置在切割器上面的细长管状筒;以及位于轴的远端处的缝合线装载器,其构造成接合缝合材料。第一致动器可构造成引起轴和筒之间的相对运动,而第二致动器可构造成引起切割器与筒和轴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一方面,缝合线装载器包括位于轴的远端处的头部和形成在头部中并且尺寸适于接收缝合材料的纵向凹槽。缝合线装载器可在轴中靠近头部处具有间隙。缝合线装载器还可具有延伸到间隙中并与凹槽的边缘对齐的钩。
一方面,该装置可包括在筒的远端处的开口,开口构造为当轴和筒处于闭合位置时允许缝合材料从缝合线装载器延伸。
一方面,轴的远侧部分可具有由轴直径的变化形成的表面,当切割器相对于轴向远侧移动时,切割器抵靠该表面接触。
一方面,轴的远侧部分可具有结前进表面。
一方面,第一致动器可为滑块,使得滑块在远侧方向上的运动对应于轴和筒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变化,以暴露具有缝合线装载器的轴的远端。在允许沿远侧方向的运动之前,第一致动器可能需要通过沿不同方向的运动而解除接合。
一方面,第一致动器可为可按压按钮,使得按钮上的向内压力对应于轴和筒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变化,以暴露具有缝合线装载器的轴的远端。通过使联接到第一致动器的斜面协作,向内压力可转换成纵向运动。
一方面,第二致动器可为杠杆,使得杠杆的端部的运动对应于切割器的远侧运动。杠杆端部的近侧运动可对应于切割器的远侧运动。
一方面,轴的近端可通过第一致动器联接到筒并且可相对于筒移动,并且切割器的近端可通过第二致动器联接到筒并且可相对于筒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鲁莫医疗公司,未经特鲁莫医疗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9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