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为信息收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68514.2 | 申请日: | 2017-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塩川祐介;宫前英子;佐佐木直晴;古白川亮太;田中优斗;大石理奈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潘树志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本 应答 行为信息收集 移动终端 用户保持 触发信息 条件符合 系统提供 相关信息 消费行为 消息显示 会话 触发 关联 询问 记录 检测 | ||
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效且自然的形式收集用户的消费行为等内容的行为信息收集系统。具有按用户保持与目标相关信息的目标DB、以及按用户保持在进行行为时对内容进行询问的脚本及脚本触发信息的脚本DB,当移动终端中检测出的时间和/或所在位置的信息同与用户相关的各脚本触发的条件符合时,从脚本DB获取对应的脚本并根据移动终端上的消息显示及用户的应答的输入进行基于脚本的会话,将基于应答的内容所掌握的行为的内容与用户相关联并记录,并且基于应答的内容为目标的达成进行必要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集用户的行为历史记录的信息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使用信息处理系统将无法自动掌握的行为作为对象的行为信息收集系统中应用的有效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在市场中活用的信息,存在需要掌握用户在哪里买了什么等消费行为的内容的需求。消费行为例如是在通过EC(电子商务,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网站而进行的电子交易的情况下,运营该EC网站的运营商能够根据该交易历史记录、访问历史记录等容易地掌握消费行为的内容。另外,当在零售店铺购买时,该零售店铺能够根据例如POS(销售终端,英文:Point Of Sale)系统的数据等掌握消费行为的内容。另外,在通过智能手机等的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APP、Web网站使用的家庭收支簿服务(例如,非专利文献1等)中,能够基于用户输入的购买信息、收支信息掌握消费行为的内容。
与此相关,作为对用户进行提问而使其输入信息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26026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能够不损害问卷调查对象者的回答积极性地获得准确的问卷调查结果的问卷调查实施系统。在此,服务器将与手机的终端识别信息以及位置信息关联存储的提问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手机,从该手机接收附加了终端位置信息的回答信息。而且,还记载了当接收到的回答信息中附加的终端位置信息与发出的提问信息的关联位置信息一致时,将接收到的回答信息作为正当的回答而存储的情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6026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全自动家庭收支簿Money Forward”、[online]、株式会社MoneyForward、[2016年10月14日检索]、网络链接<URL:http://moneyforward.com/>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通过使用上述这样的EC网站、POS系统、家庭收支簿服务等的机制,能够对用户的消费行为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动掌握。但是,例如,在EC网站购买则只能对该EC网站的购买进行掌握,在零售店铺也一样,只能在该零售店铺及其供应链、集团等的内部掌握。因此,难以自动获取在例如其他的EC网站、零售店铺的消费行为而统一地进行掌握。
对此,如果用户在例如家庭收支簿服务等输入消费行为的内容,则不论进行了消费行为的店铺等是什么,都能够统一地掌握消费行为的内容。但是,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主动地输入消费行为,存在如下问题,即除非在用户有输入的动机并且能够高效且自然的形式进行输入的状况下,否则难以保证输入的恰当。
在此方面,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能够在不使其丧失回答积极性地前提下获得想要回答问卷调查的人的答案。但是,考虑将其应用到使用户输入用户消费行为的内容的情况,在个人原本就没有输入消费行为内容并记录的动机的情况下难以期待其会进行输入。另外,对用户进行提问的时机是从服务器发出提问信息的时机,并非是在用户进行了消费行为后的时机提出适时且恰当的提问。因此,用户未必能以自然的形式输入消费行为的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效且自然的形式收集用户的消费行为等内容的行为信息收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