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配置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8067.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时杰;方成方;王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W12/08;H04W12/30;H04W12/0471;H04W12/041;H04W4/50;H04L9/14;H04L9/32;H04W12/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时林;毛威 |
地址: | 新加坡新加坡市签名大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配置 无线网络 接入 设备 系统 方法 | ||
本文描述一种使用第一无线设备配置第二无线设备来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和方法,由此采用一轮密钥交换协议以高效安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共享所述无线网络的配置数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第一无线设备配置第二无线设备以使其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和方法,由此采用一轮密钥交换协议以高效安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共享所述无线网络的配置数据。
现有技术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通过互联网或直接进行无缝无线通信。这种融合使得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愿景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物联网网络中,数百万个实体或设备(即物体)直接连接或通过接入点间接连接。这些设备或实体包括智能设备、智能插头、智能手表、智能电话、智能车辆、智能建筑等,彼此之间直接或间接通信。间接通信需要遵从现有的IEEE无线标准,如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LAN)标准。
为了接入现有无线网络,这些设备需要获取所述无线网络的配置数据。例如,当无线设备第一次尝试经由接入点连接到无线网络以访问网络或互联网时,所述接入点提示无线设备提供预先设定的密码。如果提供的密码错误,将拒绝该无线设备的接入请求。
同理,IoT设备在第一次尝试接入无线网络时也要根据提示提供正确的密码。不同于传统的无线设备,大多数IoT设备没有诸如键盘、鼠标或触摸板之类的输入界面,甚至没有诸如显示器类的图形用户界面。因此,IoT设备用户如何以安全的方式输入无线网络密码则成为一个挑战。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开发了若干不同方法来解决IoT设备接入无线网络时的配置问题。其中一种方法使用移动电话来配置所述IoT设备使其接入目标无线网络(即WLAN),所以在另外一张无线网络上配置IoT设备。具体而言,IoT设备先创建无线网络,如蓝牙网络;检测到该蓝牙网络后,移动设备连接到该网络。之后,移动设备通过蓝牙网络检测到IoT设备正在等待配置数据以接入WLAN网络。假设移动设备携带了所需的配置数据并且连接到WLAN网络,那么移动设备通过蓝牙网络连接到IoT设备,并将WLAN网络配置数据发送给IoT设备。收到配置数据后,IoT设备连接到WLAN网络。一旦检测到WLAN网络中存在IoT设备,移动电话会验证IoT设备的配置是否正确。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IoT设备需要先创建一个与目标接入网络不同的无线网络,如蓝牙网络。这就意味着该IoT设备需要具备创建无线网络的能力。此外,从移动设备发往IoT设备的配置数据只进行了基本加密。因此,拦截到此数据的任何恶意来源都可能通过暴力攻击手段获取该数据的访问权限;一旦配置数据暴露,该无线网络和连接的设备就容易遭受恶意实体的攻击。
基于上述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使用无线设备配置IoT设备使其接入无线网络的系统和方法,从而以高效安全的方式将无线网络配置数据从无线设备发送给IoT无线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和方法用于改进如下过程:使用第一无线设备配置第二无线设备来接入无线网络,并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下面对这些系统和方法进行阐述。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提出的第一项改进如下:在第一和第二无线设备之间以高效安全的方式共享接入无线网络的配置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实施例提出的第二项改进如下:两个无线设备都要经过认证,并且通过两个设备之间的单轮数据交换在两个认证后的无线设备之间实现配置数据的安全共享。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上述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华为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8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