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制剂和细胞制剂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67469.9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3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下畑享良;金泽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新潟大学;公益财团法人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推进机构 |
| 主分类号: | A61K35/15 | 分类号: | A61K35/15;A61K9/10;A61K35/30;A61P9/10;A61P43/00;C12N5/07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鲁炜;李志强 |
| 地址: | 日本新潟***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制剂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制造用于促进血管新生或轴突生长、特别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或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的细胞培养物的方法,包括:将含有小胶质细胞和/或单核细胞的细胞群在低氧浓度和/或低糖浓度的条件下培养,从而制造培养物;能够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细胞制剂、以及通过使用所述细胞制剂而治疗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或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因例如脑梗死等而受到损伤的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效的细胞制剂及其制造方法等。
背景技术
脑梗死是指因脑局部的缺血性坏死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需要紧急治疗的疾病,并且与癌症和心脏病一起是造成死亡的3大主因之一。脑梗死根据作用机理被分类为血栓性、栓塞性或血液动力学性,并且根据临床表现被分类为动脉粥样血栓性脑梗死、心原性脑栓塞症、或腔隙性梗死。
缺血是因由于诸如动脉硬化的脑血管病变、或心原性血栓而导致的局部脑血流阻断从而引起的,并且在缺血核心(ischemic core)因能量耗尽而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缺血后,神经再生差,并且在当前,慢性期中症状的恢复难,并且半数病人遭受一些后遗症。预想血管再生触发缺血核心的边缘部位处的神经再生的过程。期望开发以该神经再生过程为靶向的治疗方法。
涉及脑梗死的治疗已进行了多种尝试。但是,其并不充分,并且近年来已尝试使用活细胞的治疗方法(专利文献1和2、和非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用于在不使用诸如肝素的抗凝剂的情况下获取包含从骨髄或血液采集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并使用该细胞来治疗诸如脑梗死等的疾病的方法。专利文献2记载了使用MUSE细胞的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此外,向小鼠的脑梗死模型静脉内给药骨髄来源的单核细胞(CD115阳性细胞)已被确认引起这些细胞向梗死区域的转移;但是效果并不充分(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 2009/034708
专利文献2:JP-A-2015-159895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omsak Wattananit Monocyte-Derived MacrophagesContribute to Spontaneous Long-Term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troke in Mice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3 April 2016, 36(15): 4182-4195; doi: 10.1523/JNEUROSCI.4317-15.201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细胞制剂要求收集骨髄液,这对患者是沉重的负担。此外,获得间充质干细胞也有需要长期培养的问题。另外,通过如上述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那样给药骨髄来源的单核细胞,可以确认转移至梗死区域,但发生对脑梗死等的治疗效果不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的问题是解决前述现有问题,并且实现下述目标。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患者的负担更少、具有高安全性、并且在治疗脑梗死方面高度有效的细胞制剂和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已发现,给药经缺氧缺糖(OGD)处理的小胶质细胞或包含单核细胞(monocyte)的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避免了脑梗死发病后的恶化,并且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和轴突生长而治疗了脑梗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下述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新潟大学;公益财团法人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推进机构,未经国立大学法人新潟大学;公益财团法人神户医疗产业都市推进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7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