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66866.4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2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元载泳;金晟晋;崔金裵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22;B60H1/00;B60S1/02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李玉锁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雾 车辆挡风玻璃 内表面 预定时间段 加热模式 冷却模式 压缩机 雾化 加热 通风 空调 返回 | ||
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通过将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从加热模式改变为冷却模式来进行除雾的第一过程;一旦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第一过程变为除雾状态,则通过在规定的条件下关闭HVAC系统的压缩机长达预定时间段来进行预除雾以防止闪现雾化的第二过程;并且在第二过程之后,当经过预定时间段时,打开压缩机以从冷却模式返回到加热模式的第三过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用于最小化用户在车辆中的不适,并且防止反复发生雾化。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配备有用于车辆内部空气调节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并且为了改善HVAC系统的空气调节性能,车辆的内部空间相对于外部是密封的。HVAC系统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热交换器,用于冷凝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膨胀阀,用于膨胀第一热交换器冷凝后的制冷剂;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用于蒸发膨胀阀膨胀的制冷剂。
制冷剂沿着多个制冷剂管在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循环。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中,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流动以供应到第一热交换器,使得设置在包括在HVAC系统中的HVAC壳体的空调室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用作冷凝器。
在车辆内部的冷却模式中,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的流动以供应到第二热交换器,使得设置在括在HVAC系统中的HVAC壳体的空调室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用作蒸发器。
然而,如果HVAC系统在冬季期间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下运行,则由于车辆外部大气(下文中称为“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下文中称为“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而使相对湿度增加。因此,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产生雾气。
当发生这种雾化时,可以根据车辆类型执行除雾控制模式以控制HVAC系统来除雾。除雾控制模式可以被定义为例如如下控制模式:其中,切换制冷剂的流动,使得在车辆内部的加热模式中用作冷凝器的第一热交换器可以暂时用作蒸发器,并且通过使用从HVAC系统的排出部分排出的冷空气,可以去除覆盖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的雾。
然而,现有的对车辆挡风玻璃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为了在通过除雾控制模式完成除雾后返回到车辆内部的原始加热模式,切换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和高压制冷剂以供给到第一热交换器。然而,冷凝在第一热交换器表面上的冷凝水被供应到第一热交换器中的高温和高压制冷剂暂时蒸发,并被排放到车辆内部,从而再次引起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称为“闪现雾化(flash fogging)”,其中,由于第一热交换器表面上的冷凝水的蒸发而发生雾化,而不是因为外部空气与内部空气之间的温差)。
在现有的除雾方法中,如果发生这种闪现雾化,则再次进行上述的除雾控制模式。然而,该方法不能防止雾化的发生,而是仅在每次发生雾化时重复除雾控制模式,从而仍然引起车辆驾驶员的不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最小化了车辆中用户的不适,同时防止重复出现雾化(或闪现雾化)。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本发明在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进行除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发生雾化时,通过将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从加热模式改变为冷却模式来进行除雾的第一过程;一旦车辆挡风玻璃的内表面通过第一过程变为除雾状态,则通过在规定的条件下关闭HVAC系统的压缩机长达预定时间段来进行预除雾以防止闪现雾化的第二过程;并且在第二过程之后,当经过预定时间段时,打开压缩机以从冷却模式返回到加热模式的第三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6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音减压组件
- 下一篇: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组件和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