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降低的葡萄糖脱氢酶活性的产生鼠李糖脂的细胞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65821.5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O·图姆;S·沙费尔;C·朔尔施;M·韦塞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4/21 | 分类号: | C07K14/21;C12P19/44;C12N9/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左路;林晓红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鼠李糖脂 葡萄糖脱氢酶活性 葡萄糖脱氢酶 细胞 细胞生产 遗传修饰 野生型 制备 | ||
1.能够制备至少一种鼠李糖脂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其已被遗传修饰,使得与其野生型相比,其具有降低的至少一种酶E1的活性,所述酶E1催化D-葡萄糖和醌转化为D-葡萄糖酸-1,5-内酯和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其能够制备作为鼠李糖脂的通式(I)的化合物,
其中
m=1,
n=1或0,
且经由R1和R2确定的基团是
衍生自3-羟基辛酰基-3-羟基辛酸、3-羟基辛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辛酸、3-羟基辛酰基-3-羟基癸烯酸、3-羟基癸烯酰基-3-羟基辛酸、3-羟基辛酰基-3-羟基十二烷酸、3-羟基十二烷酰基-3-羟基辛酸、3-羟基辛酰基-3-羟基十二碳烯酸、3-羟基十二烯酰基-3-羟基辛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癸烯酸、3-羟基癸烯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癸烯酰基-3-羟基癸烯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十二烷酸、3-羟基十二烷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十二碳烯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十四碳烯酸、3-羟基十四烷酰基-3-羟基癸烯酸、3-羟基十二烯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十四烷酸、3-羟基十四烷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癸酰基-3-羟基十四碳烯酸、3-羟基十四烯酰基-3-羟基癸酸、3-羟基十二烷酰基-3-羟基十二烷酸、3-羟基十二烯酰基-3-羟基十二烷酸、3-羟基十二烷酰基-3-羟基十二碳烯酸、3-羟基十二烷酰基-3-羟基十四烷酸、3-羟基十四烷酰基-3-羟基十二烷酸、3-羟基十四烷酰基-3-羟基十四烷酸、3-羟基十六烷酰基-3-羟基十四烷酸、3-羟基十四烷酰基-3-羟基十六烷酸或3-羟基十六烷酰基-3-羟基十六烷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其特征在于E1是EC1.1.5.2的葡萄糖1-脱氢酶。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其选自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泰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thailandensi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食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leovora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香茅醇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tronellolis),树脂假单胞菌(Pseudomonas resinovorans),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钩虫贪铜菌(Cupriavidus necator),广泛产碱菌(Alcaligenes latus)和真养罗尔斯通菌(Ralstonia eutropha)。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其已经遗传修饰,使得与其野生型相比,其具有增加的至少一种选自E2、E3和E4的酶的活性,
酶E2能够催化3-羟基链烷酰基-ACP经由3-羟基链烷酰基-3-羟基链烷酸-ACP转化为羟基链烷酰基-3-羟基链烷酸,
酶E3是鼠李糖基转移酶I并且能够催化dTDP-鼠李糖和3-羟基链烷酰基-3-羟基链烷酸酯转化为α-L-吡喃鼠李糖基-3-羟基链烷酰基-3-羟基链烷酸酯,且
酶E4是鼠李糖基转移酶II并且能够催化dTDP-鼠李糖和α-L-吡喃鼠李糖基-3-羟基链烷酰基-3-羟基链烷酸酯转化为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3-羟基链烷酰基-3-羟基链烷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未经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58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免疫刺激肽
- 下一篇:杀昆虫蛋白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