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703.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强;崔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传感器 功能 验证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及终端。所述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手指接触指纹传感器,就采集手指的指纹信息,该手指的指纹信息包括指纹传感器的坏点信息;若匹配阈值满足预设的安全门限值,则根据手指的指纹信息和已存储的指纹模板,计算匹配度;根据匹配度和匹配阈值确定验证结果;其中,匹配阈值根据指纹传感器的坏点信息和指纹传感器的信息确定,指纹传感器的信息包括指纹传感器的尺寸和像素。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了对指纹传感器功能设置条件,分别进行判定,解决了指纹传感器坏点超过一定范围时,全部禁用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验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终端过程中,由于静电、磕碰、跌落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指纹传感器(fingerprint)出现坏点(dead pixel),此时用户再录入新指纹模板或者解锁终端更新模板时,坏点区域的图像会被录入或更新至验证模板。由于坏点区域的图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使用未录入的指纹解锁时,坏点区域的图像会被当作指纹特征点做匹配,当坏点区域的特征点足够多时,即由坏点代表的特征信息足够多时,该特征信息会被当作正常的指纹特征用于验证识别,就会出现未录入的指纹也可以解锁该终端的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
现有技术中,通过指纹传感器上坏点是否超过允许范围来决定是否禁用指纹模组,例如,在坏点允许范围内,通过在更新模板或验证匹配的过程中对坏点区域进行屏蔽,只对有效指纹区域进行验证;若坏点超出允许范围,直接禁用指纹模组。上述操作算法复杂,且没有对指纹的各类功能在模组异常时分别设置使能条件,不对各功能进行判定,指纹模组出现问题后,会导致各种不可控的问题,并且一旦坏点超出允许范围,直接禁用指纹模组。随着应用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指纹模组的功能不仅仅应用于指纹解锁、安全支付等身份识别类领域,还可以识别单双击、长按、滑动等操作,配合相关程序可以实现更加丰富的应用。当指纹的某一功能受到影响时,有些功能还可以正常使用,此时如果禁用模组所有功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及终端,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指纹传感器上的坏点的超过允许的范围时,会出现非法解锁的操作,若采用直接禁用指纹模组来降低非法解锁操作,则会导致指纹传感器所有的功能同时失效,产生资源浪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该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的方法包括:手指接触到指纹传感器,终端就会采集该手指的指纹信息,该手指的指纹信息包括指纹传感器的坏点信息,如果匹配阈值满足预设的安全门限值时,根据采集的手指的指纹信息和已存储的指纹模板,计算匹配度,该匹配阈值是根据指纹传感器的坏点信息和指纹传感器的信息确定,坏点信息包括坏点数量和坏点位置,指纹传感器的信息包括指纹传感器的尺寸和像素;再根据匹配度和匹配阈值,则确定验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在匹配阈值满足安全门限值时,才对指纹进行匹配操作,并计算匹配度。再根据匹配度和匹配阈值,确定验证结果。进而通过指纹传感器增加的一个判别条件,设置的安全门限值,降低非法解锁问题发生的概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若检测指纹传感器出现坏点信息,方法还包括:根据坏点数量和坏点位置,调整匹配阈值,该坏点信息包括坏点数量和坏点位置。指纹传感器的坏点在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指纹传感器上的坏点信息适当调整匹配阈值,进而降低非法解锁问题发生的概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若检测指纹传感器出现坏点信息,方法还包括:根据坏点数量和坏点位置,确定匹配阈值;其中,坏点信息包括坏点数量和坏点位置。指纹传感器的坏点在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指纹传感器上的坏点信息适当调整匹配阈值,进而降低非法解锁问题发生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识别装置
- 下一篇: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