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改的多间隙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650.4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J·霍夫曼;S·桑达拉林加姆;H·威廉;S·赛瓦加纳帕西;M·希兰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W74/02;H04B7/26;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酆迅;张翠玲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改 间隙 扩展 覆盖 随机 接入 信道 传输 | ||
提供了用于修改后的多间隙随机接入信道传输(例如扩展覆盖RACH)的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一种方法包括:由与网络相关联的移动台传输双间隙混合随机接入信道,该双间隙混合随机接入信道包括长突发,该长突发随后是一个接入突发,或者该双间隙混合随机接入信道包括一个接入突发,该随机突发随后是一个长突发。两个连续的时间间隙可以被用于随机接入信道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关于无线或移动通信网络,诸如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长期演进(LTE)演进型UTRAN(E-UTRAN)、高阶LTE(LTE-A)、LTE-APro、窄带物联网(NB-IoT)、和/或5G无线接入技术或新的无线接入技术(NR)。例如,一些实施例可以总体上用于物联网(EC-GSM-IoT)的GSM/EDGE扩展覆盖支持和/或修改的多间隙扩展覆盖(EC)随机接入信道(RACH)传输,以改善链路水平的性能。
背景技术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是最初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开发并且后来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展以用于描述移动电话所使用的第二代数字蜂窝网络的协议的标准。GSM标准最初描述了针对全双工语音电话优化的数字的,电路交换网络。GSM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增强,包括通过电路交换传输的数据通信,以及之后的通过经由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与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或EGPRS)的分组数据交换的数据通信,其中分组数据交换是通过。接下来,3GPP开发了第三代UMTS标准,随后是第四代LTE-Advance标准。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指代包括基站、或节点B、以及例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通信网络。UTRAN允许用户设备(UE)与核心网络之间的连接性。RNC提供用于一个或多个节点B的控制功能。RNC及其对应的节点B被称为无线电网络子系统(RNS)。在E-UTRAN(增强型UTRAN)的情况下,不存在RNC,以及无线电接入功能是由演进型节点B(eNode或eNB)或多个eNB来提供的。例如,在多点协传输作(CoMP)以及双连接的情形下,对于单个UE连接可以涉及多个eNB。
长期演进LTE或E-UTRAN指代通过改进的效率与服务、低成本及新频谱机会的UMTS的改进。特别地,LTE是3GPP标准,提供上行链路峰值速率(例如,至少每载波75兆比特每秒(Mbps)),以及下行链路峰值速率(例如,至少每载波300Mbps)。LTE支持从20MHz至1.4MHz的可扩展载波带宽,并同时支持频分复用(FDD)以及时分复用(TDD)。
如上所述,LTE也可以改进网络中的频谱效率,允许载波在给定的带宽上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语音服务。因此,除了高容量语音支持之外,LTE被设计为满足高速数据以及媒体传输的需求。LTE的优点包括,例如,高吞吐量、低时延、在相同平台中同时支持FDD和TDD、改进的终端用户体验、以及导致低运营成本的简单架构。
3GPP LTE的某些版本(如,LTE Rel-10,LTE Rel-11,LTE Rel-12,LTE Rel-13)旨在国际移动电信高阶(IMT-A)系统,本文为了方便起见,简化为LTE-Advanced(LTE-A)。
LTE-A旨在扩展与优化3GPP LTE无线电接入技术。LTE-A的目标是通过更高的数据速率与更低的时延以及降低的成本的方式来提供显著的增强的服务。LTE-A是更加优化的无线电系统,在维持后向兼容的同时,满足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组(ITU-R)对于IMT-A的需求。在LTE Rel-10中引入的LTE-A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载波聚合,载波聚合允许通过对两个或更多LTE载波的聚合来增加数据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