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密封元件的缆索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520.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R.安南;A.格纳吉;J.马蒂内莫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VSL国际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19/16;E04B1/22;E04H15/16;E04C3/10;E04C5/10;E04C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佘鹏;傅永霄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密封 元件 缆索 锚固 装置 | ||
1.缆索锚固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通道(6),其轴向延伸,用于容纳具有带护套部分(5a)和无护套端部部分(5b)的细长元件(5),其中,所述通道(6)在第一通道端(3)和第二通道端(1)之间延伸,所述第一通道端(3)靠近所述细长元件的延伸部分,所述第二通道端(1)配备有固定装置;以及
密封元件(26),其可沿所述通道(6)的内壁(29)定位,以便当所述细长元件(5)处于所述通道(6)中时,在所述通道(6)的所述内壁(29)和所述细长元件(5)之间提供密封,所述密封元件(26)包括弹性材料;
所述通道(6)的所述内壁(29)包括环形或圆柱形的凹陷区域(27),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元件(26),以便在所述细长元件(5)在所述通道(6)中的轴向移位期间,将所述密封元件(26)保持在所述凹陷区域(27)内,
止动元件(9),其位于所述通道(6)中的处于所述第二通道端(1)和所述密封元件(26)之间的纵向位置处的第一区域(11a)中,所述止动元件(9)具有形成所述通道的所述内壁的一部分的径向内部面,其中,所述止动元件(9)的内径(DT2)小于处于所述密封元件(26)的未压缩状态的所述密封元件(26)的外径(DS1),所述止动元件(9)具有面向所述密封元件(26)的轴向端面,所述轴向端面限定肩部(9a),
所述缆索锚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元件(9)由容纳在所述通道(6)的所述凹陷区域(27)内的衬套形成,其中,所述肩部(9a)形成在所述衬套的面向所述密封元件(26)的端面和所述通道(6)之间,或者所述肩部由所述通道(6)在所述止动元件(9)的位置处的变窄部(9')形成,
-接收所述密封元件(26)和所述止动元件(9)的所述第一区域(11a)和所述凹陷区域(27)在所述通道(6)中彼此纵向相邻,使得在所述细长元件(5)的所述轴向移位期间,所述密封元件(26)能够被置于邻接所述止动元件(9)的纵向位置,其中所述密封元件(26)邻接所述肩部(9a),使得所述细长元件(5)相对于所述止动元件(9)的轴向移位可以直到所述细长元件(5)的所述带护套部分(5a)的护套轴向端面抵靠所述肩部(9a)邻接,从而产生所述细长元件(5)在所述轴向通道(6)中的邻接位置,并且
-所述凹陷区域(27)的容积被制成使得在所述邻接位置,所述带护套部分(5a)的护套端部部分变形,以便形成变形的护套端部部分(5e),所述变形的护套端部部分(5e)具有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密封元件(26)围绕的径向向外突起,所述密封元件(26)由此被所述变形的护套端部部分(5e)径向向外压缩,使得所述变形的护套端部部分(5e)被所述压缩的密封元件(26)并且被所述止动元件(9)的肩部(9a)机械地锚固在所述轴向通道(6)中的所述凹陷区域(2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邻接位置,所述带护套部分(5a)的所述变形的护套端部形成折皱的膨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密封元件(26)的所述凹陷区域(27)的容积小于或等于在所述细长元件(5)直到所述邻接位置的所述轴向移位期间移位的护套(5c)的体积的3倍加上所述未压缩的密封元件(26)的体积:
π/4X(LR)X((DR)2–(D2)2)≤3X(π/4)X(A1X((D1)2–(D2)2)+LSX((DS1)2–
(DS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27)与所述通道(6)纵向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索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密封元件(26)的所述凹陷区域(27)的外径(DR)灵敏地等于所述止动元件(9)的外径(D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SL国际股份公司,未经VSL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5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