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4094.0 | 申请日: | 2017-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小盐智;前田实;由良友和;北田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B29C65/48;B65H41/00;G02F1/1335;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显示 单元 制造 装置 方法 | ||
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装置中,提供实现与高速化及大型化对应的高精度贴合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为,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装置中,配备在剥离位置与该剥离位置的上游侧规定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的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在上游侧规定位置在包含光学膜层叠体的两端的宽度方向上进行保持,并移动恒定距离,在剥离位置从载体膜与粘合剂层一起剥离的光学膜片的前端传送至剥离位置的下游侧规定位置,在保持装置到达下游侧规定位置时放开光学膜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连续地制造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控制向矩形的面板部件贴合的光学膜片的贴合位置的波动,使两者的贴合精度提高的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4所示,近年,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现场,采用辊对板(Roll to Panel:RTP)方法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在RTP方法中,通常,如下所述那样地连续制造光学显示单元。首先,从辊卷出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体。光学膜层叠体构成为包含:带状的载体膜、在该载体膜的一面层叠的粘合剂层、经由该粘合剂层层叠在载体膜上的带状的光学膜。
光学膜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通过在卷出的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体上连续地切入宽度方向的切入线,而在相邻的切入线之间形成有包含粘合剂层的片状的光学膜、即所谓的光学膜片。
利用与贴合位置相接而配置的、或在贴合位置的附近配置的剥离机构从载体膜将连续地支承于带状的载体膜上的光学膜片与粘合剂层一起剥离,送向贴合位置。到达贴合位置的光学膜片利用设于贴合位置的贴合机构贴合于另外输送到贴合位置的面板部件的一面。
在液晶显示屏的情况下,就光学膜片层叠于一面的面板部件而言,在另一面也贴合其他的光学膜片。在贴合于另一面的情况下,利用其他剥离机构与粘合剂层一起从其他带状的载体膜剥离的其他光学膜片被送向与最初的光学膜片和面板部件贴合的位置相同或不同的贴合位置,并贴合于面板部件的另一面。
伴随着这样的RTP方式的普及,尽管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要求连续制造的高速化、光学显示单元大型化,实际上从窄边缘化等要求来看,也要求1毫米以内的贴合精度。
原本,在RTP方式中,不容易相对于输送至贴合位置的矩形的面板部件精度良好地对从带状的载体膜剥离的包含粘合剂层的可挠性的光学膜片定位。尽管如此,作为RTP方式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现在谋求解决高速化、大型化、高精度三位一体的课题。
具体的技术课题在于,将在带状的光学膜层叠体的带状的载体膜上连续地贴合的具有沿长度方向横切的切入线的光学膜片依次从载体膜剥离,并贴合于与之对应的矩形的面板部件来连续制造光学显示单元时,因在光学膜层叠体的输送时产生的光学膜层叠体的两侧的张力松弛或强弱会产生横向的偏移或光学膜的波动。那么技术课题即是,如何控制因光学膜层叠体的横向的偏移或波动而在面板部件与光学膜片的粘贴精度上产生的波动。更具体来说,是实现能够控制这样的波动的RTP方式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
以往,如专利文献4或专利文献5所示,调整面板部件的姿态使其与因在输送光学膜层叠体时产生的光学膜层叠体的横向的偏移或波动所引起的光学膜片的偏移位置相对应。但是,随着近年的窄边缘化,在前述的调整中,难以满足使光学膜片以与高速化及大型化对应的高精度贴合于面板部件这样的要求。
更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4中,如同一文献的图6所示,记载了使面板部件的中心线与传送的光学膜片的中心线一致并贴合。但是,本发明者们,并不将因在输送光学膜层叠体时产生的光学膜层叠体的两侧的张力松弛所导致的横向的偏移或波动而引起的光学膜片的偏移认定为给定的条件,抓住用于实现与高速化及大型化对应的高精度的贴合的新技术课题,积极地挑战这样的课题,并解决了本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4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