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2730.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A·M·费尔德曼;J·Y·查昂;K·哈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普大学-联邦高等教育系统 |
主分类号: | A61K31/69 | 分类号: | A61K31/69;A61K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灌注损伤 局部缺血 局部缺血组织 治疗 | ||
本发明提出使用增加局部缺血组织中BAG3水平的组合物来治疗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和组合物。还提出使用该组合物减少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的方法。
联邦资助研究的声明
本发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政府资助下完成,补助款号为P01 HL 091799-01和RO1 HL 123093。美国政府享有本发明的某些权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和预防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和组合物。该组合物可包括增加Bcl2相关的永生基因3(BAG3)水平的药剂,且可给药至苦于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受试者或处于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下的受试者。
背景技术
局部缺血通常指的是,供给至器官或组织的血液受限。依据特定的组织,血液供给的下降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害。自相矛盾的是,血液供给的恢复,也称为再灌注,可能对已经损害的组织造成其它损害。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和周围血管疾病在内的错中病症有关。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和等待从供体移植的器官内出现。与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居高不下。例如,仅在美国,每年有超过735,000人经历心脏病发作,即心肌梗死。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种群死亡的主要肇因,2012年有大约7,400万人死于该疾病。中风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第二大肇因,2012年有大约6,700万人死于该疾病。尽管已经成功地尝试限制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冠状动脉堵塞发作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间的时间,但由于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心肌损害仍然是多种药理学途径无法产生作用的主要临床问题。对于治疗和预防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途径存在持续需求。
发明内容
本文提供涉及治疗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和组合物。该方法可包括向受试者给药治疗有效量的增加局部缺血组织内BAG3水平的药物组合物。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中风或周围血管疾病的结果。该组合物可包括编码BAG3多肽或其片段的核酸、BAG3多肽或其片段、或蛋白酶体抑制剂。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组合物在再灌注过程中给药。还提供治疗处于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下的受试者的方法和组合物。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受试者可预订进行血管介入治疗过程。该方法可包括向受试者给药治疗有效量的增加局部缺血组织内BAG3水平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组合物在再灌注前给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完全地揭露于下述本发明具体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书中或通过该详细说明书而明晰,该详细说明书应与附图一并考虑,其中,类似的数字指代类似部件,以及:
图1显示缺氧/复氧作用(I/R)降低新生心肌细胞内的BAG3水平。将新生小鼠心室心肌细胞(NMVC)在缺氧条件(5%CO2和95%氮气,3L/分钟)下及葡萄糖缺失下于37℃培养14小时,随后使用5%CO2和95%湿润空气以及含有葡萄糖的孵化介质对该细胞复氧4小时。随后收获心肌细胞,对该细胞裂解液进行免疫印迹以测定BAG3、被裂解的半胱天冬酶(caspase)-3、Bcl-2和LAMP2的水平。使用β-肌动蛋白作为蛋白质印迹上负载蛋白量的对照。每一实验重复进行三次独立实验,且每次实验中,n=3。数据表示为均值±SEM。使用具有Bonferroni多重比较调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来评估各调查组之间的差异。图1A显示一次实验的代表性免疫印迹。图1B显示,说明对I/R后BAG3的水平进行蛋白质印迹定量的图。图1C显示,说明对I/R后Bcl2的水平进行蛋白质印迹定量的图。图1D显示,说明对I/R后被裂解的半胱天冬酶-3的水平进行蛋白质印迹定量的图。图1E显示,说明对I/R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的水平进行蛋白质印迹定量的图。图1F显示代表性的蛋白质印迹,表明通过以腺病毒转染的siR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普大学-联邦高等教育系统,未经天普大学-联邦高等教育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27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雌激素受体β选择性配体
- 下一篇:脂质体抗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