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流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2710.9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4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裕正;当山雄一郎;新井义久;横田纯一;石黑元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5B41/31 | 分类号: | F25B41/31;F16K1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流 装置 以及 冷冻 循环系统 | ||
在节流装置(10)中,在低差压至高差压的较大的范围内,能够得到最佳的过热度,并且防止异物等的堵塞。在阀座部件(12)形成将一次室(11A)与二次室(11B)之间连通的阀口(121)。在沿阀口(121)的轴线(L)移动的针阀(14)设置直径朝向二次室(11B)侧逐渐缩小的圆锥状的针状部(143)、和直径比阀口(121)的内径小的圆柱状的圆柱部(142)。针阀(14)配置成从针状部(143)至圆柱部(142)在阀口(121)内进退。构成为阀开口面积随着一次室(11A)侧与二次室(11B)侧的差压的增加而变小。构成为即使差压增加,一次室(11A)和二次室(11B)也始终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于空调机等的冷冻循环系统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节流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毛细管等固定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例如有日本特开2014-03191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在此使用的固定节流装置是开口面积充分小的细管,由此构成为使利用冷冻循环系统中的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减压膨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31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专利文献1的冷冻循环系统那样使用了恒定速度的压缩机和固定节流装置的空调机中,节流装置的开口面积与冷冻循环系统的状态无关地为恒定,因此有在低负载时,过热度变大,系统效率下降之类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低差压至高差压的较大的范围内能够得到最佳的过热度的节流装置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方案1的节流装置设置在冷冻循环系统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在与上述冷凝器连接的一次室和与上述蒸发器连接的二次室之间对制冷剂进行减压并向上述蒸发器送出,上述节流装置的特征在于,构成为:使将上述一次室和上述二次室之间连通的阀口与阀芯的间隙即阀开口面积随着上述一次室侧的制冷剂的压力与上述二次室侧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差压的增加而变小,并且构成为:即使上述差压增加,上述一次室与上述二次室也始终连通。
方案2的节流装置根据方案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阀开口面积随着上述差压的增加而变小并成为预定的值,在上述差压进一步增加时,上述阀开口面积变大。
方案3的节流装置设置在冷冻循环系统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在与上述冷凝器连接的一次室和与上述蒸发器连接的二次室之间对制冷剂进行减压并向上述蒸发器送出,上述节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阀座部件,其形成有将上述一次室和上述二次室之间连通的阀口;以及阀芯,其沿上述阀口的轴线移动,且使上述阀口与该阀芯的间隙即阀开口面积可变,上述阀芯具有:圆锥状的针状部,其直径朝向上述二次室侧逐渐缩小;以及圆柱状的圆柱部,其形成于上述针状部的上述一次室侧,并且直径比上述阀口的内径小,该阀芯配置为从上述针状部至上述圆柱部在上述阀口内进退。
方案4的节流装置根据方案3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阀芯具有在导向部件的导向孔内被引导的滑动部,上述圆柱部插通于上述阀口内时的上述阀口与上述圆柱部的间隙被设定为比由上述滑动部和上述导向孔形成的间隙大。
方案5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对作为流体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连接于上述冷凝器与上述蒸发器之间的方案1至4任一项中所述的节流装置。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2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装置
- 下一篇:无电便携式蒸发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