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协同通信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2603.6 | 申请日: | 201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A·哈桑;P·米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40/00;H04L12/70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英;刘瑜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错误模式 传输参数 发送节点 接收节点 数据业务 路由 随机性 传送数据业务 条件发生 相邻节点 协同通信 信道选择 比特级 码字 决策 协同 共享 更新 | ||
通过在比特级考虑一个或多个可能的接收节点的错误模式来在发送节点处进行数据业务路由和/或传输参数调适决策。数据业务路由和/或传输参数调适决策可以用于先发地防止在由发送节点传送数据业务时发生数据错误。所述错误模式信息可以包括有关码字中的比特错误数量的信息或者有关一个或多个可能的接收节点处的比特错误模式的相对随机性或突发性的信息。协同共享的错误模式信息可以是在一时间间隔内或者在所选择的条件发生时被确定和更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相邻节点的比特错误模式来确定下一跳节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比特错误模式来确定传输参数调适或信道选择。
背景技术
通信网络可以包括节点或设备,它们能够访问在通信网络的操作期间在所述节点或设备处确定和收集的信息。在一些情况下,该信息可以用于改进通信网络中的节点或设备的性能,或者改进通信网络作为整体的性能。针对诸如媒体之类的应用而言,对节点或网络性能的改进转化成在使用网络时更高质量的服务。
发明内容
提供了该发明内容以用简化的形式引入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该发明内容不旨在排他地标识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在网络中的节点之间提供对比特错误模式信息的协同共享以允许更加高效的设备和网络操作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在节点处利用所共享的比特错误模式信息以用于数据业务路由或数据传输参数调适(adaption)。例如,所述比特错误模式信息可以由一节点在确定如何将网络数据业务路由至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时使用。在另一示例中,所述比特错误模式信息可以在确定由发送节点所使用的信道的传输参数调适时被使用,或者在关于多个信道中的哪个信道可以由发送节点所使用的确定中被使用。所述比特错误模式是能够容易地从现有接收机获得(或者容易从现有接收机计算出)的,这意味着不需要对接收机硬件进行修改。
实施例提供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其通过在比特级考虑一个或多个可能的接收节点的比特错误模式来允许在发送节点处进行更为高效的数据业务路由和/或传输参数调适决策。使用所述实施例来进行数据业务路由和/或传输参数调适决策还可以先发地防止在由发送节点传送数据业务时发生数据错误或数据分组错误。所述比特错误模式可以包括与码字中的比特错误数量、一个或多个可能接收节点处的比特错误的相对随机性对突发性的度量、比特错误的随机性的度量、或比特错误的突发性的度量相关的信息。协同共享的比特错误模式信息可以是以时间间隔或者在所选择条件发生后被确定和更新的,以允许数据业务路由和/或传输参数调适被动态地执行。
在实现中,可以在包括网络中的路由器的节点处进行路由决策时利用所述比特错误模式信息。与数据业务相关联的比特错误模式信息可以在网络的一个或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处被确定。接着,所述一个或多个节点可以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节点之间协同地分发和共享所述比特错误模式信息。接着,所述一个或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可以在进行路由决策时利用经共享的比特错误模式信息,其中进行路由决策是在向作为网络中的下一跳节点的相邻节点路由数据业务时进行的。在另一实现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还可以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节点之间协同地分发和共享与所述节点相关联的其他信息,例如节点纠错能力,并且在进行决策时将所述其他信息与比特错误模式信息相结合。例如,路由数据业务的节点可以监视从所选择的节点共享的比特错误模式,所选择的节点当前被用作该数据业务的数据分组的下一跳节点。当所选择的节点的错误模式接近于与所选择的节点的纠错能力相关联的阈值时,所述路由数据业务的节点可以进行确定以通过将所述数据业务路由至不同于所选择的节点的另一个节点而先发地防止分组错误发生。接着,所述其他节点可以被路由所述数据业务的节点用作下一跳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2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