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可控制的衔铁盘运动控制电磁制动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1736.1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K·昂辛;M·克赖姆考斯基;R·拉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CHR.迈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04 | 分类号: | B60T13/04;B60T13/74;F16D55/16;F16D6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德国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控制 衔铁 盘运 电磁 制动器 方法 | ||
1.一种用于控制电磁释放的制动器(1)的方法,所述制动器包括线圈载体(2),所述线圈载体具有内极(3)和外极(4)、磁线圈(5)和至少一个另外的施力元件;
-其中所述线圈载体(2)的所述内极(3)和所述外极(4)分别具有:具有变化的梯度的表面;以及
-衔铁盘(7),所述衔铁盘具有内极(8)和外极(9)以及气隙(11),其中所述衔铁盘(7)的所述内极(8)和所述外极(9)的表面分别以互补的方式匹配于所述线圈载体(2)的相应的所述内极(3)和所述外极(4)的表面,以及所述气隙(11)大小变化并形成基本气隙(16)和额定气隙(20)之间的行程区域(21);
-其中所述磁线圈(5)在激励时产生磁力并且所述施力元件产生相反于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的第二力,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的比例在所述衔铁盘(7)在所述行程区域(21)中运动期间由于所述磁线圈(5)的适当激励而在大于一和小于一之间至少变化一次;并且
在所述衔铁盘(7)在所述行程区域(21)中运动期间,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之间的比例由于所述磁线圈(5)的适当激励而在大于一、小于一和等于一之间变化,使得将变化的力施加到所述衔铁盘(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电磁释放的制动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磁线圈(5)的适当激励开启所述制动器(1)时,产生磁力,使得由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构成的比例大于一,并且所述衔铁盘(7)从所述额定气隙(20)沿开启方向(12)加速;
-在所述衔铁盘(7)在所述行程区域(21)中运动期间进一步提高所述磁线圈(5)的激励,并且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的比例小于一至少一次,并且将所述衔铁盘(7)至少减速一次,并且以能调节的速度达到所述基本气隙(16);
-进一步提高所述磁线圈(5)的激励,使得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的比例在运动结束之后又大于一;
-在所述制动器(1)闭合时通过变化所述磁线圈(5)的激励减小所述磁力,使得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的比例变得小于一并且所述衔铁盘(7)从所述基本气隙(16)沿闭合方向(13)加速;和
-在所述衔铁盘(7)在所述行程区域(21)中运动期间进一步降低所述磁线圈(5)的激励,并且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的比例大于一至少一次,并且将所述衔铁盘(7)至少减速一次,并且所述衔铁盘(7)以能调节的速度达到所述额定气隙(20);
-并且进一步减小所述磁线圈(5)的激励,直至所述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的比例接近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电磁释放的制动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动器(1)闭合时,所述磁线圈(5)的磁力和所述施力元件的第二力之间的比例由于在激励所述磁线圈(5)中的变化而小于一或等于一,使得将用于设定所述制动器(1)的转矩的变化的力施加到所述衔铁盘(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电磁释放的制动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载体(2)或所述衔铁盘(7)的表面相对于行程(22)的高度差的比例处于1.0至4.0的范围中,其中所述行程(22)为衔铁盘(7)的拉上的位置和下降的位置之间的气隙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电磁释放的制动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线圈载体(2)和所述衔铁盘(7)之间的间隔保持件(15)安置在所述线圈载体(2)的极表面上和/或安置在所述衔铁盘(7)的所述极表面上,使得缩小所述行程区域(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控制电磁释放的制动器(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保持件(15)是由不可磁化的材料构成的板,设置在所述线圈载体(2)的所述极表面和/或所述衔铁盘(7)的极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HR.迈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CHR.迈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17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