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材及镍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1672.5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4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竹田贵代子;照沼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1/02;C22F1/10;C2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的镍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的镍材具有以下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01~0.20%、Si:0.15%以下、Mn:0.50%以下、P:0.030%以下、S:0.010%以下、Cu:0.10%以下、Mg:0.15%以下、Ti:0.005~1.0%、Nb:0.040~1.0%、Fe:0.40%以下、sol.Al:0.01~0.10%、和N:0.0010~0.080%,余量由Ni和杂质组成,且满足式(1)和式(2)。0.030≤(45/48)Ti+(5/93)Nb‑(1/14)N0.25(1)0.030(3/48)Ti+(88/93)Nb‑(1/12)C(2)此处,在式(1)和式(2)中的各元素符号处代入对应的元素的含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镍材及镍材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化学工厂用镍材和化学工厂用镍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镍在碱中的耐腐蚀性优异,进而在高浓度的氯化物环境下的耐腐蚀性优异。因此,镍材作为苛性钠、氯乙烯的制造设备等各种化学工厂中的构件(无缝管、焊接管、板材等)而被利用。
这些设备中,镍材大多进行焊接而被利用。
镍材中以杂质元素的形式含有碳(C)。然而,镍中的C的固溶极限低。因此,如果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镍材,则C会在晶界中析出。另外,对镍材实施焊接的情况下,有时会由于焊接时的热影响而导致C在晶界析出。这些情况下,有时镍材会发生脆化、耐腐蚀性降低。
ASTM B161“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Nickel Seamless Pipe and Tube”和ASTM B163“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Seamless Nickel and Nickel AlloyCondenser and Heat-Exchanger Tubes”中,将通常的镍材中的C含量限定为0.15%以下。通常的镍材例如为上述ASTM标准中的UNS编号:N02200。与之相对,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的用途中,进一步降低了C含量的镍材被实用化。进一步降低了C含量的镍材例如为上述ASTM标准中的UNS编号:N02201。N02201的C含量为0.02%以下。
然而,即使是N02201那样的低C含量的镍材,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以杂质的形式包含的C也会在晶界中析出(晶界析出),耐腐蚀性有时降低。
国际公开第2008/047869号(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镍材中抑制高温下的C的晶界析出的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镍材以质量%计含有C:0.003~0.20%、并且以满足(12/48)Ti+(12/93)Nb+(12/51)V+(12/181)Ta-C≥0的量含有总量低于1.0%的Ti、Nb、V和Ta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余量为Ni和杂质。专利文献1中,使镍材中含有Ti、Nb、V和Ta等,将C以碳化物的形式固定于晶粒内。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由此高温下的C的晶界析出被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47869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SM INTERNATIONAL、Binary Alloy Phase Diagrams、2ndEdition、第2卷
非专利文献2:大野悟他著、研究论文“氢、氮对镍焊接金属的孔隙生成的影响”、焊接学会志、1979年、第48卷、第4号、第223页~第229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16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合金线棒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NiCoCrAlY合金、粉末和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