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装置以及车辆座椅的空气压力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1222.6 | 申请日: | 201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雄辉;柴田晃良;小田博之;早川俊介;田中俊介;小牧慎一郎;桥本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A47C7/02;A47C7/40;A47C7/62;B60N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座椅 座椅装置 车辆用 感测部 感测 内压 空气压力控制 修正量运算部 再现控制部 车辆座椅 空气袋 修正量 运算 修正 | ||
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再现控制部(60a),构成为基于内压目标值来使设置于座椅的空气袋扩张;乘客感测部(60b),构成为感测乘客正就坐于座椅的就坐状态;体格感测部(60c),构成为感测乘客的体格;以及修正量运算部(60d),构成为基于乘客的体格来对用于在乘客未就坐于座椅的非就坐状态下修正内压目标值的修正量(α)进行运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装置以及车辆座椅的空气压力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的座椅装置中,通过使设置在座椅的内侧的多个空气袋(气囊)扩缩,能够变更座椅支撑形状。通常,在这种座椅装置中,对空气袋分别设定内压目标值。而且,座椅装置构成为在车辆启动时执行通过基于内压目标值来使空气袋扩张从而再现座椅支撑形状的再现控制。
空气袋的内压根据乘客是否正就坐于座椅而较大地变化。换句话说,在没有施加乘客的就坐载荷的非就坐状态下执行上述座椅支撑形状的再现控制的情况下,空气袋较大地扩张。而且,如果在该状态下乘客就坐于座椅,则乘客有可能感到不适感。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所见那样,在以往技术中,一般在乘客的就坐后开始再现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6-959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5657号公报
然而,在如以往技术那样等待乘客的就坐而开始再现控制的结构中,到再现最佳的座椅支撑形状为止花费时间。而且,这妨碍实现便利性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在这一点上仍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非就坐状态下也能够恰当地使空气袋扩张的车辆用座椅装置以及车辆座椅的空气压力控制方法。
优选,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具备:再现控制部,构成为基于内压目标值来使设置在座椅的空气袋扩张;乘客感测部,构成为感测乘客正就坐于上述座椅的就坐状态;体格感测部,构成为感测上述乘客的体格;以及修正量运算部,构成为基于上述乘客的体格来运算修正量,该修正量被用于在上述乘客未就坐于上述座椅的非就坐状态下修正上述内压目标值。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座椅的空气压力控制方法优选具备:基于内压目标值来使设置在座椅的空气袋扩张的工序;感测乘客正就坐于上述座椅的就坐状态的工序;感测上述乘客的体格的工序;以及基于上述乘客的体格来运算修正量的工序,该修正量被用于在上述乘客未就坐于上述座椅的非就坐状态下修正上述内压目标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内侧设置有空气袋的车辆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座椅装置的示意结构的框图。
图3是存储器操作部的示意结构图。
图4是座椅支撑数据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再现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登记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电动座椅的示意结构图。
图8是座椅位置数据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内压目标值的修正量和座椅的滑动位置的关系的图表。
图10是暂定修正再现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具有空气压力式的座椅支撑功能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用的座椅1具备座垫2和设置在该座垫2的后端部的座椅靠背3。在椅靠背3的上端设置有头靠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1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扭曲功能的腿托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