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于电连接火花塞的弹簧的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60433.8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C·迈尔;P·帕夫利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3/02 | 分类号: | F02P3/02;H01T13/04;H01R13/24;F16F1/04;F02P7/00;F02P13/00;H01F38/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邵静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于 连接 火花塞 弹簧 点火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1),其包括:火花塞(4);具有电压端子(5)的点火线圈(3);以及用于将火花塞(4)与电压端子(5)电连接的弹簧(2),其中,以外部簧圈(9)为形式的连续弹簧线从弹簧(2)的点火线圈侧端部(7)向弹簧(2)的火花塞侧端部(8)延伸,并且该弹簧线在火花塞侧端部(8)上以在外部簧圈(9)之内的内部簧圈(10)的形式沿朝向点火线圈侧端部(7)的方向延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点火装置(1)的内燃机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内燃机的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火花塞、具有电压端子的点火线圈以及用于将火花塞与电压端子电连接的弹簧。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点火装置的内燃机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内燃机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为了可靠地给火花塞供应电压,必须确保点火线圈与火花塞之间持续的电接触。在此,通常使用弹簧。为避免电压过高以及因此在所谓的尖端(例如压力弹簧端部)处的“电击穿”,为了将点火电压传递到弹簧端部上,弹簧可被实施成圆锥形的。这样一种呈圆锥形收尾的弹簧例如由DE 10 2009 035 897 A1已知。该文献描述了一种点火组件,该点火组件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以及用于将点火线圈与火花塞电连接的弹簧。在那里描述的弹簧具有指向火花塞的接触区段,该接触区段具有相比于其余外周而言朝向火花塞收缩的外周。弹簧的收缩区段由同样收缩的空隙部容纳。
在这种点火装置中,弹簧线的一自由线端部构成弹簧的朝向火花塞的末端。在所述自由线端部上有高的电场密度,该电场密度又导致高的电场强度。所述高能量密度必须被控制,以避免电压击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就将电压传递到火花塞上而言是有利的。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火花塞;-具有电压端子的点火线圈;以及-用于将所述火花塞与所述电压端子电连接的弹簧,其中,以外部簧圈为形式的连续弹簧线从所述弹簧的点火线圈侧端部向所述弹簧的火花塞侧端部延伸,并且该弹簧线在火花塞侧端部上以在外部簧圈之内的内部簧圈的形式沿朝向点火线圈侧端部的方向延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内燃机,其具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点火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动车,其具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包括:火花塞;具有电压端子的点火线圈;以及用于将火花塞与电压端子电连接的弹簧,其中,以外部簧圈为形式的连续弹簧线从弹簧的点火线圈侧端部向弹簧的火花塞侧端部延伸,并且该弹簧线在火花塞侧端部上(尤其是至少在弹簧无负载的状态下、尤其是在弹簧无负载的和负载的状态下)以在外部簧圈之内的内部簧圈的形式沿朝向点火线圈侧端部的方向延续。通过这种弹簧,弹簧线端部有问题的尖端轮廓定位在弹簧内部中。所述高电场密度以及因此高电能量密度被外部簧圈的电势所包围。由此,弹簧几何结构本身产生足够均匀的电场分布。因此,还能改进地防止在火花塞侧端部处的击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点火装置这样构造,使得内部簧圈沿弹簧的纵轴线朝向背离火花塞侧端部的方向呈圆锥形地收缩。在此,通过内部簧圈同时产生空隙部,该空隙部用作用于容纳火花塞的电接触位置的套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弹簧的主要长度、即大于50%的长度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外部轮廓。在此,所述长度是沿弹簧纵轴线从弹簧的点火线圈侧端部到火花塞侧端部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火花塞的电接触位置设置在内部簧圈之内,并且弹簧线的线端部比电接触位置(尤其是电接触位置的朝向点火线圈侧端部伸出最远的点)离弹簧的火花塞侧端部更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相邻的外部簧圈之间的平均距离大于相邻的内部簧圈之间的平均距离。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点火装置的内燃机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内燃机的机动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0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