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质聚氨酯泡沫成形用多元醇组合物以及软质聚氨酯泡沫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60132.5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石桥圭太;吉井直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00 | 分类号: | C08G18/00;C08G18/76;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醇组合物 软质聚氨酯泡沫 成形 芳香环 相容剂 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经时稳定性 碱金属盐 多元醇 发泡剂 碳原子 稳泡剂 混配 催化剂 制造 | ||
提供即使在多元醇组合物中混配大量的水也可以确保其经时稳定性的多元醇组合物、使用该多元醇组合物的低密度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以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如下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成形用多元醇组合物得以解决,所述软质聚氨酯泡沫成形用多元醇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多元醇成分、催化剂、稳泡剂、发泡剂以及相容剂,相容剂为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它的亲水部具有碱金属盐,疏水部具有芳香环、或疏水部不含芳香环且包含合计8个以上碳原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质聚氨酯泡沫成形用多元醇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更详细地,涉及使用多异氰酸酯和大量添加作为发泡剂的水的同时确保了经时稳定性的多元醇组合物的低密度软质聚氨酯泡沫以及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软质聚氨酯泡沫广泛用于生活用品、汽车用材料、服装、运动·休闲用品、医疗用材料、土木建筑材料等范围。在这些用途领域之中,特别是由于在座垫、靠背等汽车座椅用途中为应对降低成本和限制燃油消耗量而采取的轻量化,要求软质聚氨酯泡沫的低密度化。
聚氨酯泡沫体通常是通过将多元醇成分、催化剂、稳泡剂、发泡剂、多异氰酸酯成分混合而使多异氰酸酯基与活性氢基反应得到的。过去,也有一段时期使用氟利昂类和有机类作为发泡剂,但近年来,出于对环境的考虑,与多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已成为主流。对于在模具内进行发泡、固化而得到发泡体的软质聚氨酯模制泡沫来说,一般的方法是将由多元醇成分、催化剂、稳泡剂、作为发泡剂的水等事先混合而成的多元醇组合物和多异氰酸酯成分这2种液体供给至发泡装置,经由混合头将其混合喷出至模具内,而提高多元醇组合物中的水的混配量、增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量是满足低密度化需求的有效手段。
对多异氰酸酯成分进行大致划分,存在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主要成分的TDI系、以及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MDI)的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MDI系。TDI系由于异氰酸酯基含有率高、基于与水反应的每单位重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量多,因此无需增加水的混配量即可实现低密度化,但由于作为原料的TDI的蒸气压高、毒性也强,因此容易导致软质聚氨酯泡沫制造场所的作业环境变差,并且,利用作为2官能性异氰酸酯的TDI得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存在耐久性低的问题。
而MDI系存在与TDI系相反的倾向,其在作业环境、泡沫耐久性方面优于TDI系,但异氰酸酯基含有率低,低密度化时需要混配大量的水。由于多元醇组合物中混配大量的水,因而存在致使以高分子多元醇为中心的疏水成分与较多包含催化剂、低分子多元醇、环氧乙烷单元的聚醚多元醇等亲水成分的相容性变差,使多元醇组合物的经时稳定性降低的问题。作为提高该多元醇组合物的经时稳定性的手段,日本特开2004-002788号公报提出了使用具有特定范围的氧乙烯单元和高末端伯化率的聚醚多元醇。但是,该方法对于混配超过4.0质量%这样大量的水的多元醇组合物中亲水成分与疏水成分的相容性的改善是不充分的。特别是在环境温度高的夏季等,容易发生贮存中的多元醇组合物分离,无法维持发泡体性能的均匀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027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多元醇组合物中混配大量水也可以确保其经时稳定性的多元醇组合物,以及提供使用该多元醇组合物的、低密度且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人等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多元醇组合物中含有特定的相容剂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包括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曹株式会社,未经东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60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