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材料的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59747.6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郑镇美;郑有珍;辛富建;卢泰焕;金成坤;韩正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5/44 | 分类号: | B29C65/44;B29C65/16;B23K26/324;B23K26/364;B29C45/14;B32B15/08;B23K26/362;B23K26/08;B23K103/18;B23K10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李琳;陈英俊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材料 接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提供了一种不同材料的接合结构,该结构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设置为触摸所述金属层的一个表面的顶部,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两个以上蚀刻槽和与所述蚀刻槽相邻并在所述金属层的表面上的两个以上凸起,所述凸起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金属层的所述表面形成锐角,所述树脂层填充所述蚀刻槽的内部、所述金属层的所述表面、以及所述凸起之间,以被固定到所述金属层,并且所述蚀刻槽的深度与所述蚀刻槽的入口的宽度之比为1:3至1:14。还提供了一种接合方法,该方法是不同材料的这种接合结构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用激光照射所述金属材料的表面而形成多个蚀刻槽,接着在金属材料的表面上形成树脂层。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要求分别于2016年9月30日和2016年11月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27021号和第10-2016-0146953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材料的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因为材料的独特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以及表面状态彼此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同材料(例如金属和树脂)之间的接合不容易。试图接合不同材料的技术可通常可被分类为通过使用粘合剂粘合、机械上紧(mechanical tightening)、焊接、嵌件成型等。在这些技术中,使用粘合剂或粘合膜的方法具有使用方法简单的优点,从而该方法为被最广泛用作用于接合电子产品中的不同材料的代表性方法和经典方法。
当使用粘合膜时,利用的原理是根据放置在金属和塑料之间的尺寸切割粘合膜,然后在通过使用夹具施加热和压力的同时按压粘合膜,并将粘合膜冷却预定时间,使得粘合剂固化并产生粘合力。此外,通过使用诸如螺丝钉或铆钉的机械紧固工具执行机械上紧,并且引入从一般的机械接合工艺略微改动并应用的诸如自冲铆钉(self-piercing rivet)和铆接(clinching)的工艺,用于有效的不同材料接合。使用粘合剂的工艺和机械上紧工艺能够使不同材料以相对容易的方法接合,但在工艺过程中,在不同材料之间插入另一材料或者将接合部分原样露出到外部,从而近来提出了用于接合新的基础材料的新技术。
存在用于接合不同材料的各种技术,但在使用粘合膜的方法中,需要与涂覆粘合剂的工艺相比使用相对更高的热和压力的工艺,并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水分引起的劣化速度增加,使得存在接合部分的强度损失增加的缺点。
此外,当使用粘合剂来接合不同材料时,接合温度为室温或者低于在应用使用粘合膜的方法时使用的温度,使得优点在于,接合部分不会由于热而退化,并且可以实现接合部分的高强度和气密性,但是在粘合剂和基础材料表面之间发生的湿现象对粘合强度产生很大影响,使得使用粘合剂的接合本质上需要通过对金属或塑料的表面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来改善粘合剂和基础材料表面之间的润湿性的工艺,为此,存在需要增加基础材料表面的能量或者需要降低粘合剂的表面张力的问题。
使用机械紧固工具(例如螺丝钉或铆钉)的方法也是传统方法,并且机械紧固工具通常很重并且需要高使用成本,因此使用机械紧固工具的方法不符合现有技术的减轻重量的趋势。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不同材料接合方法具有前述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工艺提高不同材料之间的接合力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第10-1499665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材料的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9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