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后箱盖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8987.4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上山纬武;河田龙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5/04 | 分类号: | B60R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高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主体 卷绕装置 车辆用 后箱盖 壁部 把手机构 相向配置 便利性 可解除 可挠性 行李舱 壁面 拆装 地卡 卷绕 卡止 拉出 相向 支承 把手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便利性的车辆用后箱盖。车辆用后箱盖(1)具有:片状的盖主体(11),其具有可挠性;卷绕装置(12),其支承该盖主体(11)的一端并卷绕该盖主体(11);和把手机构(13),其配置在该盖主体(11)的另一端,成为将该盖主体(11)从该卷绕装置(12)拉出时的把手,卷绕装置(12)构成为,相对于作为形成车辆的行李舱(C3)的壁面而相向配置的一对壁部(C5)的任一方能够拆装,把手机构(13)可解除卡止地卡止在与安装有该卷绕装置(12)的一方的壁部(C5a)相向的另一方的壁部(C5b)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遮盖行李舱来改善从车外观察的美观性的车辆用后箱盖(tonneau cover)。
背景技术
对于客货两用车(station wagon)、小型货车(minivan)等车辆,为了使从车外观察到的车厢内的美观性良好,以往都是设置隐藏行李舱空间的车辆用后箱盖。
例如,在构成为在最后部座位的靠背背面上沿车宽方向配置卷绕机构,并将盖主体向车辆后方展开的车辆用后箱盖的情况下,在折叠最后部座位的靠背而扩大行李舱时,卷绕机构会成为障碍。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结构:将构成车辆用后箱盖的卷绕机构沿着一方的车厢侧壁配置,将布状的盖主体沿车宽方向展开,并勾挂在相向的另一方的车厢侧壁上。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折叠最后部座位的靠背时,卷绕机构不会成为障碍。另外,能够从最后部座位进行盖主体的展开和卷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118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后箱盖中,由于卷绕机构固定在一方的车厢侧壁上,因此卷绕机构使行李舱的宽度变窄,而无法将行李装载到整个行李舱。另外,存在如下问题:成为拿起、放下行李时的障碍,限制了展开盖主体的方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便利性的车辆用后箱盖。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后箱盖具有:片状的盖主体,其具有可挠性;卷绕装置,其保持该盖主体的一端并卷绕该盖主体;和把手机构,其配置在该盖主体的另一端,成为将该盖主体从该卷绕装置拉出时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构成为,相对于作为形成车辆的行李舱的壁面而相向配置的一对壁部的任一方均能够拆装,所述把手机构可解除卡止地卡止在与安装有该卷绕装置的一方的壁部相向的另一方的壁部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便利性的车辆用后箱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置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后箱盖的车身的后方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安装于车身的壁部的状态的装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卡止于车身的壁部的状态的把手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卡止结构的构成的主要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安装结构的构成的装置主体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有装置主体的壁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有把手机构的壁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8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