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模拟器用内脏器官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8327.6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6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冈山庆太;坂田泰史;渡边大知;稻田诚;佐藤宗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株式会社JMC;芙蓉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B23/34 | 分类号: | G09B23/34;G09B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模拟 器用 内脏器官 模型 | ||
一种导管‑模拟器用内脏器官模型,由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导管‑模拟器用心脏模型(30)的特征在于,具有心脏主体(30A)和沿所述心脏主体的表面延伸的冠状动脉(33),所述冠状动脉的一部分(冠状动脉构件(40))能够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导管-模拟器的内脏器官模型。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现场以对心脏等内脏器官进行检查、治疗为目的而使用从臂部、腿部的动脉插入导管并使其到达内脏器官的方法。关于该导管手术技术,为了谋求操作技术的掌握、提高,提出有各种模拟器,除了利用计算机-模拟器的训练以外,近年来还提出了能够实现更加接近实际的导管操作的触感的训练的模拟器。
本发明者们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更加简便的结构实现更加接近实际临床的训练的导管-模拟器。具体而言,通过抑制在冠状动脉产生的不自然的模拟血液(液体)的流动,再现与实施实际的心脏导管操作的情况相同方向的冠脉血流(冠状动脉内的血流),而能够进行更加接近实际临床的训练。另外,尽力减少用于使心脏模型搏动的必要部件(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控制器等),从而实现在X射线透视下不易拍摄到实际临床中不存在的异物、并且并非必须X射线摄像系统的简便的结构(也能够实施基于目视观察的训练)。
专利文献1的导管-模拟器具有:容器,其填充有液体;心脏模型,其具有弹性,在所述容器中装满液体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容器中,并设置有冠状动脉和主动脉;以及泵,其与所述心脏模型的心尖部连接,由所述液体从心尖部向主动脉产生搏动流。
所述心脏模型由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在搏动流从心尖部一侧向主动脉流入时,通过与人体心脏同样的跳动来向冠状动脉内供给液体。此时,在心脏主体内和冠状动脉中,不会产生在人体中看不见的不自然的流动,具有再现与实施实际的心脏导管操作的情况相同方向的冠脉血流(冠状动脉内的血流)的特征。
专利文献1:PCT/JP2014/07968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该发明,虽然以更加简便的结构实现更加接近实际临床的模拟,但所述心脏模型(也包括与心脏连接的心脏以外的模拟血管)没有人工接缝,模拟内脏器官和模拟血管一体形成,因此在模拟时,有时会出现不良情况。
具体而言,针对冠状动脉的导管手术,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都是其对象,狭窄、闭塞等的出现部位、发展程度也因患者而异。虽然为了实施贴合实际临床情况的模拟,而优选使用有意将冠状动脉的血管的一部分形成得窄来再现狭窄状态等模拟了病例的心脏模型,但要再现各种疾病状态,就需要准备多个版本的心脏模型。因此,即使在仅需要对冠状动脉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变更的情况下,也需要重新形成整个心脏模型,而且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更换整个心脏模型的操作,因此在心脏模型的制造成本、保管空间、操作效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应改善的余地。
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在训练结束后,在取出因模拟而留置于冠状动脉的支架(金属筒)等、使心脏模型恢复到初始状态(模拟前的状态)的情况下,因为心脏模型与模拟血管一体形成,所以也存在支架等的取出操作困难的课题。
通常,在针对冠状动脉的狭窄、闭塞等实施的导管-模拟中,实施如下处置等:将导管导入冠状动脉并使之到达患部后,使引导线进入,并沿着该引导线留置支架。在实际手术中,留置的支架在手术后也被放置,但在模拟中,需要在训练结束后将所留置的支架取出,使心脏模型返回到初始状态,以备下一次训练使用。冠状动脉纤细且形状复杂,支架以在径向上扩张该冠状动脉的内表面的方式紧贴于冠状动脉的内表面而留置,以便能够承受日常的生活,因此实际上无法容易地取出。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内脏器官的一部分或者模拟血管的一部分能够拆装的导管-模拟器用内脏器官模型。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株式会社JMC;芙蓉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株式会社JMC;芙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8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申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省空间型的光学功能膜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