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8124.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1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胜本隆一;梅森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30/27;G03B35/00;G02B5/02;G03B35/24;G03B25/02;H04N13/305;G09F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 显示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该光栅显示体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并列配置而成的柱面透镜、设于凸状透镜的背面侧的光栅图像、以及设于光栅图像的背面侧的防反射层,光栅图像包含从多个显示用图像分别以条状提取并且分别排列在凸状透镜的背面侧的对应的位置的多个显示用图像列和设于多个显示用图像列中从不同的显示用图像提取的彼此相邻的显示用图像列之间的透明狭缝图像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栅显示体及光栅显示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显示根据视角而不同的图像的介质,已知有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且相互并列配置的多个凸状透镜构成的柱面透镜的光栅显示体。
光栅显示体通常是在柱面透镜的背面侧(凸状透镜的与表面相反侧的面侧)配置将交错的多个图像组合而成的图像列组(光栅图像),在通过柱面透镜观察这些图像列组时,根据观察的角度显示图像列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像。
作为这种光栅显示体,例如日本特开平11-95168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光栅显示体,其具备光栅片(柱面透镜)、以及由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和空白像素构成的采样图像(光栅图像)。
另外,日本专利第5500478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柱面透镜,其具备多个圆柱形透镜(凸状透镜)和避开相邻的圆柱形透镜的边界附近来显示的显示图像(光栅图像)。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此,作为一例,使用图6~图8对在一个光栅显示体上分别单独地显示包含互不相同的文字的显示用图像A(以下有时称为“图像A”。)和显示用图像B(以下有时称为“图像B”。)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光栅显示体100具有由表面被设定为凸面的多个凸状透镜102构成的柱面透镜104。在柱面透镜104的背面侧(图8中的下侧),为了根据视角切换显示用图像A、B,用于显示各显示用图像A、B的显示用图像列An、Bn(以下有时称为“图像列An、Bn”。)并列配置在各自对应的位置。此外,由图像列An、Bn构成光栅图像106。
具体而言,在光栅显示体100具备例如N个(N为2以上的整数)凸状透镜102并置而成的柱面透镜104的情况下,例如,如图6所示,在从凸状透镜102的并置方向的一端开始数第n个(n为1以上N以下的任意整数)凸状透镜102下的S所示的区域,如图7所示,将图像A、B分别分割成条状而提取出的图像列An和图像列Bn以相邻的方式交错地并列配置。
如图8所示,在第1~第N个凸状透镜102下,与第n个凸状透镜102同样,分别从图像A、B提取的图像列An、Bn并列配置在各自对应的位置。而且,通过合成通过柱面透镜104并根据观察者的视角从图像A提取的图像列An来显示图像,或者,通过合成从图像B提取的图像列Bn来显示图像B。
在此,如图8所示,入射到柱面透镜104内的光反射在光栅图像106的表面,并且一部分透过光栅图像106。透过了光栅图像106的光在配置于光栅图像106的背面侧(图8中的下侧)的物体(例如粘贴在光栅图像106的背面的纸108等)的表面反射,在柱面透镜104上产生杂散光(Stray Light)。
该杂散光与由光栅图像106的表面反射的光一起从柱面透镜104出射,由此,可能产生图像A、B的重叠,使得图像A、B的识别力降低。特别是,在观察者的观察图像(实际上看到的图像)从图像A向图像B或从图像B向图像A切换的部位、例如,如图8所示用左右眼分别观察不同的图像(左眼为图像A、右眼为图像B)的角度下,容易产生图像A、B的重叠。
在日本特开平11-95168号公报中公开的光栅显示体中,通过在采样图像(光栅图像)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之间设置空白像素,抑制了图像的重叠。但是,由于在采样图像(光栅图像)的背面侧反射的光,难以抑制在光栅片(柱面透镜)内产生杂散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8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