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6959.9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哲也;水村通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V技术;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半导体 活性层区域 施加压力 族元素 制造 | ||
1.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其具有由铟(In)、镓(Ga)、锌(Zn)的氧化物半导体构成的活性层区域,该氧化物半导体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在以数密度为1×1016~1×1020cm-3的范围内含有选自第4族元素的钛(Ti)、锆(Zr)、铪(Hf)或第14族元素的碳(C)、硅(Si)、锗(Ge)、锡(Sn)中的元素的所述活性层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层区域为照射波长400nm以下的激光而进行退火的区域。
3.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氧化物半导体装置具有由铟(In)、镓(Ga)、锌(Zn)的氧化物半导体构成的活性层区域,该氧化物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对所述活性层区域以数密度为1×1016~1×1020cm-3的范围内离子注入选自第4族元素的钛(Ti)、锆(Zr)、铪(Hf)或第14族元素的碳(C)、硅(Si)、锗(Ge)、锡(Sn)中的元素的工序;及
对离子注入后的所述活性层区域照射波长400nm以下的激光而进行退火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V技术;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未经株式会社V技术;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69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和显示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生产乙酸或乙酸与乙酸乙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其生产乙酸或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方法
- 脱除氮氧化物的材料和设备
-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层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 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添加剂的应用、电极浆料、添加剂浆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或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复合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电极浆料、正极或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
- 添加剂的应用、电极浆料、添加剂浆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或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复合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电极浆料、正极或负极以及锂离子电池
- 用于形成n-型氧化物半导体膜的涂布液、n-型氧化物半导体膜制造方法和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方法
- 无镉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无镉量子点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