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6892.9 | 申请日: | 201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5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达也;原泽友纪;大木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1/36 | 分类号: | B29C51/36;B29C5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成型 | ||
提供一种提高成型体的外观的模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其为具有型腔,且可通过多个减压吸引孔而进行树脂片材的减压吸引,将所述树脂片材赋型为沿着所述型腔的内表面的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内表面具备基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基面内的多个岛状的凹部,由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比率/凹部面积比率定义的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指数为0.5以下,所述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比率是相对于存在于所述基面和所述凹部的任一个的、能够减压吸引的减压吸引孔的总数的、存在于所述凹部的能够减压吸引的减压吸引孔的个数的比率,所述凹部面积比率是相对于所述基面和所述凹部的面积之和的、所述凹部的面积的比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利用于真空成型的模具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模具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揭示了一种制造树脂制面板的方法,其是通过模具进行树脂片材的减压吸引而将所述树脂片材赋型为所述模具的型腔形状,通过将发泡体熔接于该树脂片材来制造树脂制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89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树脂片材,从设计性或功能性的观点考虑,有形成多个岛状的凸部(酒窝形状)的情况。为了将这样的凸部形成于树脂片材,需要将对应于该凸部的形状的凹部形成于模具上,但通过形成有凹部的模具进行树脂片材的减压吸引时,于凹部及其周围的树脂片材的赋型性较差,其结果,导致有成型体的外观不好的情况。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成型体的外观的模具。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其为具有型腔,且可通过多个减压吸引孔而进行树脂片材的减压吸引,将所述树脂片材赋型为沿着所述型腔的内表面的形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内表面具备基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基面内的多个岛状的凹部,由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比率/凹部面积比率定义的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指数为0.5以下。(其中,所述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比率是相对于存在于所述基面和所述凹部的任一个的能够减压吸引的减压吸引孔的总数的、存在于所述凹部的能够减压吸引的减压吸引孔的个数的比率,所述凹部面积比率是相对于所述基面和所述凹部的面积之和的,所述凹部的面积的比率。)
在凹部及其周围的赋型性差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凹部内设置有减压吸引孔的部分的赋型性差。并且,根据该发现,确认了使凹部内的减压吸引孔封闭,提高在凹部及其周围的赋型性。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确认凹部内的减压吸引孔是赋型性变差的原因,发现通过使凹部内减压吸引孔指数为0.5以下,能够提高成型体的外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优选在所述凹部内设置有所述减压吸引孔,且所述凹部内的所述减压吸引孔封闭。
优选所述凹部的面积的比率为1~80%。
优选所述凹部以有规律地分布的方式配置。
优选所述减压吸引孔的个数/所述凹部的个数为0.1~10。
优选每1个所述凹部的面积为2~900mm2。
优选所述凹部的深度为0.1~10mm。
优选每1个所述减压吸引孔的面积为0.001~1mm2。
优选所述基面形成有细纹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洛株式会社,未经京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6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