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6617.7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6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66 | 分类号: | B29C45/66;B22D1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洪玉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 ||
提供具备能够确保肘杆机构的连结部的刚性的尾座的成型机。成型机具备与使可动模板前进或后退的肘杆机构相连结的尾座,该尾座具有箱形形状,该箱形形状由上下配置且水平延伸设置的两根上下水平梁与左右配置且铅垂延伸设置的两根左右铅垂梁连结成一体而形成的前方矩形部以及后方矩形部构成,在该前方矩形部以及该后方矩形部的四角形成有连接杆插入孔,且该尾座形成有连结所述肘杆机构的平板状的多个肘杆连结部,在该肘杆连结部的侧面以及相邻的肘杆连结部之间设有突起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肘式合模机构的注塑成型机或压铸机等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能够维持轻量化且保持更高的刚性的尾座的成型机。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机或压铸机等成型机大多具有固定模板和可动模板。固定模板上安装有固定模具。可动模板上安装有可动模具。可动模板通过肘杆机构或汽缸等伸缩的驱动装置与尾座连结。驱动装置推动可动模板向固定模板侧移动,从而使可动模具与固定模具抵接。进一步,驱动装置按压可动模板而产生合模力。向被施加了合模力的可动模具以及固定模具的腔内注射熔融树脂或熔融金属。然后,冷却模具,打开模具取出成型品或铸造件。通过反复进行这一系列动作来得到成型品或铸造件。
为了得到大型的成型品或铸造件,需要大型的模具和与之对应的大型的成型机。即固定模板、可动模板、驱动装置、尾座也均是大型部件。在设置这样的成型机时,需要以部件为单位搬入设置场所并组装。另外,尾座由于需要具备高刚性,所以由重金属形成得厚。因此,尾座能够在高达数吨的应力下也不变形地使用。
搬运这样的尾座需要使用大型的起重机等。因此,搬运的成本变得非常高。另外,由于尾座形成得厚,材料费等制造成本也变高。鉴于这样的问题,本申请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具备可以保持刚性且轻量化的尾座的成型机。
专利文献1中的尾座具有前方矩形部以及后方矩形部。这些前方矩形部以及后方矩形部均具有两根水平梁以及两根铅垂梁。在前方矩形部以及所述后方矩形部的四角形成有连接杆插入孔以及将前方矩形部以及后方矩形部的连接杆插入孔连结的圆筒部。在前方矩形部形成有与肘杆机构连结的连结部。在后方矩形部形成有从前方矩形部的水平梁向后方矩形部的水平梁传递负载的薄的负载传递底部。引用文献1中的尾座使合模力产生时的应力分散,从而能够防止尾座的水平方向上的挠曲。该尾座中有很多空洞部分,从而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低成本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5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尾座整体形成为箱形。尾座的内侧形成有空间,该空间用于收纳开模时折叠的肘杆机构部。在合模时(图1的状态),肘节伸展从而产生黑箭头方向的合模力,并且在尾座上产生向上下方向外侧扩展的力(白箭头)。因此,在尾座的背面部产生弯曲,且在臂部上产生上下方向的位移(图2)。图2用虚线示出了尾座的各部分的位移。
因此,以往的尾座会进行如下应对,针对背面部的弯曲,在变形的部分添加梁,针对臂部的位移,增加厚度。
对于图2所示的背面的弯曲(a)和臂部的位移(b),添加梁或增加臂部的厚度是有效的。但是,已知针对臂部前端的肘杆机构的连结部的上下方向的位移(c),即使增加臂部的上下厚度抑制效果也较低。这是因为,对于肘杆机构的连结部,肘接销插入部的板厚方向的尺寸被限制,无法确保足够的刚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机,具备能够确保肘杆机构的连结部的刚性的尾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机械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6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