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向高压功率传输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5703.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G·K·帕帕里佐斯;V·艾瑞卡特拉;G·平托;C·斯波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张昊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便携式设备 自适应充电 流出 连接器 可编程电压 传输 电压容量 端口耦合 高压功率 设备检测 输出电压 可编程 可配置 检测 配置 | ||
第一便携式或非便携式设备进入自适应充电模式以将可编程输出电压传输至第二(例如,流入)设备,而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器无关。自适应充电模式能够使流入设备检测便携式或非便携式设备的电流和电压容量。确定通过可配置端口耦合至第二设备的第一设备被配置为流出设备还是流入设备。然后,检测流出设备的电流限值。基于检测请求来自流出设备的可编程电压。
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REVERSE HIGH-VOLTAGE POWERTRANSFE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94,131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证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集成电路(IC)。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便携式或非便携式设备,其进入自适应充电模式以传送可编程输出电压并且向一个或多个从(或流入,sink)设备输出电流分布而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器无关,并且能够使一个或多个流入设备检测便携式或非便携式设备的电流和电压容量。
背景技术
许多现代的电子系统依赖于用于功率的一个或多个电池。例如,通过经由功率适配器和线缆将系统连接至电源功率源(例如,交流(AC)电源插座),可以对电池进行再充电。随着这些现代电子系统(包括移动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能等))被更加广泛地持续使用,对电池的快速充电的需求变得更加重要。然而,快速电池充电技术的进步目前仅限于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功率管理的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设备是被配置为流出设备(source)还是被配置为流入设备(sink),该第一设备通过可配置端口耦合至第二设备。该方法还包括:检测流出设备的电流限值。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检测从流出设备请求可编程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功率管理的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设备是被配置为流出设备还是被配置为流入设备,该第一设备通过可配置端口耦合至第二设备。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流入设备的对可编程电压的请求,该请求至少部分地基于流出设备的电流限值。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来自流入设备的请求,在反向功率模式的同时向流入设备发送可编程电压。
另一方面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并且包括存储器和耦合至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第一设备是被配置为流出设备还是被配置为流入设备,第一设备通过可配置端口耦合至第二设备。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检测流出设备的电流限值。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检测从流出设备请求可编程电压。
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并且包括存储器和耦合至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第一设备是被配置为流出设备还是被配置为流入设备,该第一设备通过可配置端口耦合至第二设备。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流入设备的对可编程电压的请求,该请求基于流出设备的电流限值。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来自流入设备的请求,在反向功率模式的同时向流入设备发送可编程电压。
已经广义地概述了本公开的特征和技术优势,以使得以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理解。下面将描述本公开的附加特征和优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公开可以容易地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执行本公开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意识到,这种等效构造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阐述的本公开的教导。被认为是本公开特性的新颖特征(关于其组织和操作方法)与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一起将根据以下描述结合附图而更好理解。然而,应该明确理解,每一幅图仅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现在结合附图对以下描述进行参考。
图1A至图1C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印刷电路板(PCB)层级布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充电电路的一般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5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