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聚氨酯层和PC/ABS层的多层复合材料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4862.4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9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N·范瑞尔;P·E·R·E·J·莱克曼;N·M·A·赫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禧奥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3 | 分类号: | C08J7/043;B32B27/08;B32B27/28;B32B27/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钦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聚氨酯 pc abs 多层 复合材料 制品 | ||
本发明公开了多层制品以及使其包括基底层和聚氨酯覆盖层的方法。所述基底层包含聚合物组合物,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包含聚碳酸酯、硅灰石和增韧剂。这种增韧剂包括包含抗冲改性剂的橡胶改性的单亚乙烯基芳族热塑性塑料。所述基底与所述聚氨酯覆盖层形成即使在热和气候老化之后也保持的持久性粘合。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9日提交的欧洲专利申请1618106.5和2016年10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409,636的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各自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的教义涉及多层制品,所述多层制品包括与基底层(例如,含聚碳酸酯的层)直接接触的覆盖层(例如,聚氨酯层)。所述基底层优选地包括共混物,所述共混物包含聚碳酸酯、增韧组分和填料,所述填料包括硅灰石(优选纵横比为约3或更大的针状硅灰石)。所述增韧组分优选地包含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抗冲改性剂(优选弹性体,如聚丁二烯)。所述增韧剂优选地包含本体ABS、基本上由本体ABS组成或完全由本体ABS组成。所述多层制品可用于内部和/或汽车装饰部件,并且优选地在潮湿气候老化之前和/或之后具有聚氨酯覆盖层(例如,聚氨酯泡沫层、聚氨酯漆层)与基底层的改进的粘附。
背景技术
包括聚碳酸酯(即,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塑料(即,ABS)的各种聚合物组合物已用于汽车内部部件和/或汽车外部部件。这些含PC/ABS的组合物可被配制成具有这些应用所要求的性能特性,如高延展性和/或抗冲击性、良好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在一些应用中,如需要耐用表面性质(例如,耐擦伤性和耐划伤性)和/或特定美学性质的应用,含PC/ABS的组合物覆盖有聚氨酯层。然而,在汽车外部部件的气候老化要求之后,基底(例如,含PC/ABS的组合物)与聚氨酯层之间的粘附可能容易劣化。
包括聚氨酯层和/或基底层(包括聚碳酸酯和ABS)的各种制品描述于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05/0218547A1(Roche等人,2005年10月6日公布)、2013/0196130A1(Hufen等人,2013年8月1日公布)、2011/0027575A1(Drube等人,2011年2月3日公布)和美国专利6,461,732B1(Wittmann等人,2002年10月8日发布)以及欧洲专利申请公布EP 1736293 A1(Heinl等人,2006年12月27日公布),所述专利的内容各自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3/0196130 A1描述了聚氨酯与聚碳酸酯/ABS共混物组合物的粘附,从而需要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实现可接受的粘附。
欧洲专利申请公布EP 1736293A1描述了使PC/ABS组合物粘附至聚氨酯的困难(参见例如段落003),并且采用聚酰胺共混物(例如,与ABS)来改进粘附。
美国专利6,461,732B1描述了使用AlO(OH)颗粒(据信通常是具有约40μm的中值粒度的球形颗粒)用于粘附至厚聚氨酯泡沫的组合物。
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2011/0027575 A1描述了包括聚氨酯层和基底层的制品,其中使用氮发泡剂来模制基底层以改进粘附。基底层包括高浓度的聚碳酸酯并且没有填料(参见例如,表1中的PCS-2)或者基本上由聚碳酸酯、SAN共聚物和玻璃纤维组成(参见例如,表1中的PCS-1)。
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5/0218547 A1描述了包括聚氨酯层的各种复合部件,但没有提及对于在老化(例如,在升高的温度和/或湿度下)和具有低线性热膨胀系数之后的粘附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禧奥欧洲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盛禧奥欧洲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