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触摸显示设备及其触摸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4584.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0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赞;全珍秀;辛德闻;尹燦闵 | 申请(专利权)人: | SK电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3/03;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久亮;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触摸 显示 设备 及其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点触摸显示设备及其触摸识别方法。该触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感测由用户的至少两个手指在显示面板上进行的第一触摸;将所述第一触摸的多个触摸位置识别为初始输入;基于所述初始输入估计用户的位置;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多个触摸区域;感测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触摸并将所述第二触摸识别为临时坐标;确定所述临时坐标位于所述多个触摸区域中的哪个触摸区域中;基于确定的结果,确定用于所述临时坐标的校正方向和校正量;以及通过将所述校正方向和所述校正量应用于所述临时坐标来确定所述第二触摸的最终坐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多点触摸显示设备及其触摸识别方法;更具体地,涉及通过校正在多点触摸显示设备上的用户的触摸位置的坐标来识别用户的触摸位置的多点触摸显示设备及其触摸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诸如智能电话等的显示设备采用集成有触摸屏和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在这样的显示设备中,当受到用户触摸时,在显示面板上机械感测到的坐标可能与用户期望输入的坐标不同。这是因为,由于用户的注视方向或用户手指的弯曲程度,在用户期望输入的坐标与在触摸屏上感测到的坐标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异,并且该差异可能根据情况而改变。
因此,在传统情形中,通过计算用户在显示面板上的手指触摸面积来估计用户的手指使用模式(例如,手指是伸直的还是放下的以触摸显示器面板),并基于估计结果来校正用户触摸的触摸位置,从而识别用户的触摸位置(例如,参见韩国专利公开第10-1080512号)。近来,在桌面显示设备(tabletop display apparatus)的台面的顶部具有多点触摸支持显示面板的桌面显示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这种桌面显示设备已经被扩大为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在协同工作期间容易地彼此交互。
然而,由于这种桌面显示设备具有大尺寸的平面显示面板,因此与诸如智能电话等的小型显示设备相比,在显示面板上机械感测到的用户的触摸坐标与用户期望输入的坐标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大。因此,需要减小这种差异。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多点触摸显示设备及其触摸识别方法,所述多点触摸显示设备通过使用基于用户的位置而确定的校正方向和校正量来校正用户的触摸位置的坐标,从而识别用户在显示面板上的触摸位置。
然而,应该理解,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文提到的那些目的。从以下描述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上文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多点触摸显示设备中执行的触摸识别方法,该触摸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感测由用户的至少两个手指在显示面板上进行的第一触摸;将所述第一触摸的多个触摸位置识别为初始输入;基于所述初始输入估计用户的位置;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多个触摸区域;感测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触摸并将所述第二触摸的坐标设置为临时坐标;在所述多个触摸区域当中确定所述临时坐标所位于的触摸区域;基于所确定的触摸区域,确定用于所述临时坐标的校正方向和校正量;以及通过将所述校正方向和所述校正量应用于所述临时坐标来确定所述第二触摸的最终坐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触摸显示设备,该多点触摸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面板和输入界面,所述输入界面被配置为识别用户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摸输入;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用户的触摸输入对应的触摸位置。另外,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输入界面感测在显示面板上由用户的至少两个手指进行的第一触摸,将所述第一触摸的多个触摸位置识别为初始输入,基于所述初始输入估计用户的位置,基于所述用户的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多个触摸区域,通过所述输入界面感测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二触摸,并将所述第二触摸的坐标设置为临时坐标,在所述多个触摸区域当中确定所述临时坐标所位于的触摸区域,基于所确定的触摸区域,确定用于所述临时坐标的校正方向和校正量,并且通过将所述校正方向和所述校正量应用于所述临时坐标来确定所述第二触摸的最终坐标。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电信有限公司,未经SK电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