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金属箔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4040.6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浅田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谷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11;B23K11/18;H01M50/566;H01M4/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金属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层叠金属箔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S1),使用纵截面形状为大致V字状的刀具,在层叠金属箔(1)的焊接部位(A)切出沿着层叠方向(S)贯通的俯视时呈线状的切缝(3),使金属箔彼此在线状的切缝的端部在层叠方向(S)上紧密接触;和第2工序(S3),将焊接电极(E)压接于焊接部位,然后经由该焊接电极(E)对焊接部位(A)通电而对层叠金属箔(1)进行电阻焊,所述层叠金属箔的制造方法还在第1工序与第2工序之间包括成形工序(S2),在该成形工序(S2)中,对在第1工序中形成的切缝(3)和切缝周围的隆起部(52)进行挤压而形成凹部(55),从而使切缝(3)和隆起部(52)在层叠方向(S)上压缩。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2016年9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73079的优先权,通过参照而将其整体引用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电阻焊而将层叠的金属箔接合起来的层叠金属箔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这样的电阻焊:使焊接电极抵靠金属的焊接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流过大电流,利用金属的电阻发热来制作熔核(合金层)从而进行熔融接合。在利用该电阻焊来制造锂离子电池这样的电池时,例如制造如下的层叠金属箔的电极体:其是将涂敷有正极活性物质的铝箔和涂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铜箔这些金属箔、以及隔膜卷绕多圈而得到的。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铝表面存在坚固的绝缘性的氧化皮膜(氧化铝),因此公知以下方法:使用穿孔针在构成正极箔的层叠的铝箔上设置小孔,然后进行电阻焊(例如,专利文献1)。通过设置小孔来去除铝箔的氧化皮膜,制作了电流的通道,提高了电阻焊的通电性。
另一方面,在构成负极箔的层叠的铜箔中,为了提高和铜箔连接的其他导电体与铜箔的紧密接触性,对电解铜箔的表面实施粗化处理(轻度的蚀刻处理),但是会在因粗化处理而在铜箔表面上形成的微小凹部内残留些许作为绝缘体的蚀刻液。在将表面上残留有这样的绝缘体的电解铜箔层叠而得到的层叠体中,电流难以沿着该层叠方向通过,电阻焊变得更困难,因此在该情况下,设置所述小孔对提高通电性也有效。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电阻焊的电阻发热而在层叠铝箔的焊接部位形成以基于穿孔针的小孔为中心的圆形的熔核(合金层),但是,在增加金属箔的层叠张数以增大电池容量的情况下,要想可靠地进行电阻焊,需要充分地确保熔核面积。为了增加熔核面积,设想了使用多个穿孔针来形成多个小孔而进行电阻焊的方法,但存在以下情况:在将多个穿孔针刺穿层叠的金属箔而形成了贯通的小孔之后,即使想要拔出该穿孔针,但由于在重叠的各金属箔上形成有小孔,因此难以拔出,从而阻碍电阻焊的生产速度提高。
因此,公知有一种层叠金属箔的制造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其包含以下工序:第1工序,在层叠的金属箔的焊接部位,使用纵截面形状呈大致V字状的刀具来切出沿层叠方向贯通的、俯视时呈线状的切缝,使金属箔彼此在线状的切缝端部在层叠方向上紧密接触;以及第2工序,在将焊接电极压接于焊接部位后,经由该电极对焊接部位通电而对层叠金属箔进行电阻焊。由此,由于刀具呈大致V字状,因此能够容易地从切缝拔出刀具,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6622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4/11214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谷系统株式会社,未经纳谷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4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维修焊炬的运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电阻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