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制用辊外层材料和轧制用复合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53764.9 | 申请日: | 2017-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市野健司;铃木健史;岩田直道;持田哲男;石田清仁;大沼郁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B27/00 | 分类号: | B21B27/00;B22D13/02;C22C27/04;C22C30/00;C22F1/00;C22F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外层 材料 复合 | ||
1.一种轧制用辊外层材料,为W-Co基合金制轧制用辊外层材料,
具有如下组成:为W含量从辊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沿径向降低的梯度组成,轧制使用时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以质量%计,含有W:25~70%、Co:5~45%、C:0.6~3.5%、Si:0.05~3%、Mn:0.05~3%、Mo:1~15%,且W、Co、Mo、Fe的含量满足下述的式[1],进一步含有作为选择元素的选自以下的A~B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或者不含有,剩余部分由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A组:Fe:5~40%、Cr:0.1~10%、V:0.1~6%、Nb:0.1~3%;
B组:Ni:0.05~3%;
1.2≤(%W+%Mo)/(%Co+%Fe)≤9.0[1]
其中,%W、%Mo、%Co、%Fe为各元素的含量,不含有时为0,单位为质量%,
轧制使用时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是指将在浇铸状态下形成于外层材料的外表面的层研削除去,初次供于轧制使用的产品辊径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用辊外层材料,其中,所述轧制使用时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的杨氏模量为270GPa~500G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制用辊外层材料,其中,所述轧制用辊外层材料为离心铸造制造。
4.一种轧制用复合辊,由外层、与该外层熔敷一体化的中间层、和与该中间层熔敷一体化的内层构成,
所述外层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轧制用辊外层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制用复合辊,其中,所述外层为离心铸造制造。
6.一种轧制用复合辊,由外层和与该外层熔敷一体化的内层构成,
所述外层为W-Co基合金制造,具有如下组成:为W含量从辊外周侧朝向内周侧沿径向降低的梯度组成,轧制使用时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以质量%计,含有W:25~70%、Co:5~45%、C:0.6~3.5%、Si:0.05~3%、Mn:0.05~3%、Mo:1~15%,且W、Co、Mo、Fe的含量满足下述的式[1],进一步含有作为选择元素的选自以下的A~B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或者不含有,剩余部分由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A组:Fe:5~40%、Cr:0.1~10%、V:0.1~6%、Nb:0.1~3%;
B组:Ni:0.05~3%;
1.2≤(%W+%Mo)/(%Co+%Fe)≤9.0[1]
其中,%W、%Mo、%Co、%Fe为各元素的含量,不含有时为0,单位为质量%,
轧制使用时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是指将在浇铸状态下形成于外层材料的外表面的层研削除去,初次供于轧制使用的产品辊径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制用复合辊,其中,所述轧制使用时的最大直径的位置的外层材料表面的杨氏模量为270GPa~500G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7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用于窗升降器的驱动设备,具有在承载元件上的贴靠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