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屏及其弯曲状态检测方法和电容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566.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3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安智;周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及其 弯曲 状态 检测 方法 电容 补偿 | ||
一种柔性屏(100),包括层叠设置的功能层(130)和弯曲检测传感器层(150),弯曲检测传感器层(150)包括至少一个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1500),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1500)包括检测信号发射器(151)、检测信号传导层(153)和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155),检测信号发射器(151)和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155)分别设置于柔性屏(100)相对的两侧,检测信号传导层(153)连接于检测信号发射器(151)与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155)之间,用于将检测信号发射器(151)发射的检测信号传导至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155)接收,以激发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155)产生第一电流信号,第一电流信号用于确定柔性屏(100)的弯曲状态。还提供一种柔性屏(100)的弯曲状态检测方法和电容补偿方法,可以实现柔性屏(100)的弯曲状态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及其弯曲状态检测方法和电容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屏具有低功耗、可弯曲等特性,其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产品中,从而为用户提供优秀的产品体验。柔性屏在受力弯曲时,如何检测其弯曲状态是柔性屏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导电粒子随着双层导电薄膜形变而使上下层导通来检测柔性屏的弯曲状态,此方法在厚度方向需增加多层较厚的导电粒子材料,不利于柔性显示屏的轻薄化,粒子动态形变长期可靠性有风险。另外,也有通过在柔性屏的可视区域外围单独设置光纤电缆,进而通过检测弯曲状态下光纤电缆内的光电传输时间和位移来检测柔性屏的弯曲状态,此方法需在可视区外围单独设置光纤电缆,同样不利于产品超薄集成。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薄化的柔性屏及其弯曲状态检测方法和电容补偿方法。
一种柔性屏,包括:叠设的功能层和弯曲检测传感器层,所述弯曲检测传感器层包括至少一个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所述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包括检测信号发射器、检测信号传导层和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及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设置于所述柔性屏内的相对位置,所述检测信号传导层连接于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之间,用于将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的检测信号传导至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以激发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产生第一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信号用于确定所述柔性屏的弯曲状态。
一种柔性屏的弯曲状态检测方法,柔性屏的内部设置有弯曲检测传感器层,所述弯曲检测传感器层包括至少一个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所述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信号发射器、检测信号传导层和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检测信号,并通过所述检测信号传导层将所述检测信号传导至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以激发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产生第一电流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信号的大小确定所述柔性屏的弯曲状态。
一种柔性屏的电容补偿方法,包括:
通过柔性屏的内部的弯曲检测传感器层检测所述柔性屏的弯曲状态;
根据所述柔性屏的弯曲状态,对所述柔性屏在弯曲位置处的电容进行补偿。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柔性屏中,通过设置与所述功能层层叠设置的弯曲检测传感器层,且所述弯曲检测传感器层包括至少一个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所述弯曲检测传感器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检测信号发射器、检测信号传导层和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且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和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分别位于所述柔性屏内的相对位置,当所述柔性屏处于弯曲状态时,可以通过所述检测信号发射器发射检测信号,并由所述检测信号传导层将所述检测信号传导至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接收,以触发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接收器产生第一电流信号,进而可以方便地根据所述第一电流信号的大小确定所述柔性屏的弯曲状态,并可以根据所述柔性屏的弯曲状态对所述柔性屏的电容进行补偿,从而提升所述柔性屏的触控精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