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3087.0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8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多田裕一;平尾美朱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7 | 分类号: | A61B17/3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器械 处置 方法 | ||
提供能够有效地除去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医疗器械(10),其用于除去血管内的血栓(T),所述医疗器械具有:能够旋转的管状的驱动轴(20);切削部(40),其设置在驱动轴(20)的远位侧,与驱动轴(20)一同旋转而对血栓(T)进行切削;和第二切削部(210),其配置在切削部(40)的内侧、且配置在驱动轴(20)的远位附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生物体管腔的内壁面对物体进行切削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由血管内的斑块、血栓等导致的狭窄部的治疗方法可举出利用球囊扩张血管的方法、将网状或线圈状的支架作为血管的支撑而留置于血管内的方法等。然而,这些方法难以治疗由于矿化而变硬的狭窄部、在血管的分叉部处产生的狭窄部。作为在上述情况下仍然能够进行治疗的方法,有对斑块、血栓等狭窄物进行切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Atherectomy)。
作为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的器械,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设置有用于输送切削后的物体的机构的导管。该导管在管体的内部具有长条的旋转轴,在旋转轴的外周设置有螺旋状的凹凸。旋转轴能够在导管的内部旋转。旋转轴在导管中旋转时,位于螺旋状的凹部的物体一边被凸部按压,一边在导管的内部被沿轴向输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06258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导管来输送物体时,受到来自旋转轴的力的物体在导管的内部旋转。因此,导管内部的物体在导管的内部划出螺旋的同时向近位侧移动。因此,被输送的物体在导管的内部的输送距离变长,能够输送的量减少。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除去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医疗器械用于除去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所述医疗器械具有:能够旋转的管状的驱动轴;圆筒形状的第一切削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远位侧,与所述驱动轴一同旋转而对物体进行切削;和第二切削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内侧、且配置在所述驱动轴的远位附近。
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处置方法用于使用上述医疗器械来除去生物体管腔内的病变部的物体,所述处置方法包括:将所述医疗器械插入生物体管腔内的步骤;利用所述驱动轴使所述第一切削部及第二切削部旋转而对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进行切削、并将切削后的物体导入所述驱动轴的内腔的步骤;利用旋转的所述驱动轴的内腔将所述物体向近位侧输送的步骤;和从生物体管腔内拔出所述医疗器械的步骤。
发明效果
上述构成的医疗器械及处置方法能够顺畅地将用第一切削部及第二切削部切削后的物体顺畅地导入与切削部一同旋转的驱动轴的内腔。此时,由于利用特性不同的切削部及第二切削部对血栓进行切削,因此,能够有效地切削并除去生物体管腔内的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医疗器械的俯视图。
[图2]为表示医疗器械的远位部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医疗器械的近位部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处理器械的远位部的图,(A)为剖视图,(B)为沿(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沿图4(B)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4(B)的C-C线的剖视图。
[图7]为将驱动轴分解显示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3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液压辅助断裂肝实质的装置
- 下一篇:可变角度的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