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耦合装置、刀具转塔和刀具接纳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2660.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S·吉斯勒;A·斯特罗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B23B29/32;B23Q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装置 刀具 接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再次松开地建立在刀具转塔的驱动单元(13)和布置在所述刀具转塔上的刀具接纳部(36)的从动单元(46)之间的驱动连接的耦合装置,加工刀具可接纳在刀具接纳部中,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13)的驱动轴(14)在耦合位置中通过其外齿部(32)与从动单元(46)的从动轴(44)的内齿部接合,并且为了在耦合之前使外齿部(32)相对于内齿部(64)无碰撞地定向,使用定向装置,定向装置穿过从动轴(44)的多个部件,并且在一侧上具有控制机构(68)以用于与驱动轴(13)共同作用并且在另一侧上具有可由控制机构(68)操控的定向机构,定向机构可固定在刀具接纳部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刀具转塔和一种刀具接纳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再次松开地建立在刀具转塔的驱动单元和布置在刀具转塔上的刀具接纳部的从动单元之间的驱动连接的耦合装置,加工刀具可接纳在刀具接纳部中。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具有这种耦合装置的部件的刀具转塔以及刀具接纳部。
背景技术
通过文献DE 10 2009 042 772 A1已知一种用于选择性地驱动刀具转塔的刀具盘和至少一个加工刀具的驱动装置,加工刀具可借助于刀具接纳部固定在刀具盘上并借助于两个可由共同的、具有驱动轴的驱动装置驱动的驱动机构被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分别可由至少一个操纵装置操控的耦合装置与用于驱动刀具盘或加工刀具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并且其中,至少驱动装置与驱动机构一起布置在刀具盘之内。
此外,在已知的耦合装置中,在运行模式中,刀具转塔的驱动单元的驱动轴在耦合位置中通过其内齿部与刀具接纳部的从动单元的从动轴的外齿部接合,以用于转动地驱动之前被接纳的切削的加工刀具。如果利用该加工刀具的加工结束,通过使所述齿部再次彼此脱开接合,松开耦合装置,并且通过使刀具盘相对于刀具转塔的静态布置的驱动单元转动或摆动,可将新的刀具接纳部与其外周缘侧布置在刀具盘上的刀具一起更换到加工位置中,随后,对于新的刀具接纳部,耦合装置重新将驱动轴和从动轴的所述齿部相互接合。
为了随后无碰撞的耦合过程,必须使所述齿部准确地彼此定向,使得一个齿部、例如从动轴的外齿部的齿尽可能无间隙地接合到在此以驱动轴的内齿部的形式的另一齿部的齿隙之间。为了保证这种情况,使用所谓的转动止动部,在专业术语方面,该转动止动部也称为分度装置。
在文献DE 42 28 946 A1中,针对用于刀具转塔的主轴头部,公开了这种转动止动部,主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刀具转塔中,衬套可纵向移动地但是不可转动地布置在主轴上,在衬套上设置有固定元件,为了转动固定,固定元件在其作用位置中与壳体的固定元件接合并且可通过衬套的轴向移动克服预紧的弹簧的力与壳体的固定元件脱开接合,在固定元件的作用位置中,在一个方向上形锁合地限制衬套的轴向移动区域,其中,在固定元件的作用位置中共同作用的面之中,至少一个固定元件的面以避免自锁的程度相对于轴向方向倾斜。这样,可将能通过固定元件传递的扭矩限制在避免损坏或破坏的值上。此外,在没有特别的精度的情况下保证,设置在主轴上的耦合型材刚好向着耦合配合件的型材定向,从而在耦合时不会出现在通常以齿型型材的形式的型材之间的碰撞。这种或相似的转动止动部通常设置在每个已知的刀具接纳部的从动单元的从动轴的外周缘上。
尽管已知的耦合装置连同转动止动部在实际中已经证实为最好的,但是如果希望通过刀具转塔的驱动单元传递更高的加工力矩,可能出现问题,因为最大可传递的力矩通常受到以彼此接合的齿部的形式的所述轴毂连接的强度的限制并且就此而言由于结构而必然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该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下进一步改进已知的耦合装置,即,提供尤其在使用功率增强的直接驱动器作为刀具转塔中的驱动单元时允许传递更高的加工力矩的轴毂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索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2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