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剪切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51988.6 | 申请日: | 2017-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1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安富隆;齐藤雅宽;米村繁;吉田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D15/04 | 分类号: | B23D15/04;B21D28/00;B21D28/34;B23D15/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剪切加工方法,使用至少具有冲模、限位器以及冲头的剪切加工装置,以与将2块金属板焊接而得到的被加工件的焊接部交叉的方式进行剪切,其特征在于,
冲头在其刀尖具有2个突起,
上述被加工件的焊接部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位于上述冲头的2个突起之间,
上述突起是从冲头的刀尖向上述冲头的移动方向突出的突起,
在上述2个突起之间从两侧夹持有上述被加工件的焊接部的状态下,将包括被上述2个突起夹持的焊接部在内的部分先向下方弯曲,上述被加工件在向下方扭曲的弯曲状态下,受到冲头与冲模的剪切作用而被剪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为,在冲头的切刀所成的棱线与冲头的移动方向所形成的截面中,从冲头的基端部朝向突起的前端,相互对置的边分离开。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的前端的形状为,在上述冲头的切刀所成的棱线与上述冲头的移动方向所形成的截面中,均为平坦状、圆弧状或者斜面状。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的前端的形状为,在上述冲头的切刀所成的棱线与上述冲头的移动方向所形成的截面中,分别为平坦状、圆弧状或者斜面状,并且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为,在与被加工件的焊接部平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高度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为,在与被加工件的焊接部平行的方向上以逐渐降低的高度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的前端的间隔D相对于焊接部的宽度d为0.8×d以上3.0×d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冲头的切刀所成的棱线与上述冲头的移动方向所形成的截面中,由上述2个突起的对置的边、上述棱线、以及将上述2个突起的前端之间连结的线围起的面积即S,以及在各个突起中由与另一方的突起对置的边、上述棱线、从突起的前端向上述棱线垂下的垂线围起的面积的合计的1/2即S’,满足下述式(1),
0<S≤6·S’···(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的形状相对于与上述冲头的移动方向平行的轴为对称,
由上述2个突起的对置的边、上述棱线、以及将上述2个突起的前端之间连结的线围起的面积S为下述式(2),
在各个突起中,由与另一方的突起对置的边、上述棱线、以及从突起的前端向上述棱线垂下的垂线围起的面积S’为下述式(3),
下述式(2)的值与下述式(3)的值满足下述式(1),
0<S≤6×S’···(1)
S=(L+D)×H/2={L+(L+2×H×tan(θ))}×H/2···(2)
S’=H×{H×tan(θ)}/2···(3)
0.8×d≤D≤3.0×d
H:突起的高度
L:2个突起的基端部的间隔
θ:在各个突起中由与另一方的突起对置的边和从该突起的前端向上述棱线垂下的垂线形成的角度
D:2个突起的前端的中心的间隔
d:焊接部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积S为上述面积S’的2倍以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角度θ为5°以上80°以下。
12.如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2个突起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冲头与冲模的间隙为被加工件的厚度的0.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9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